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自我承诺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的T/CI 072—2022《上市公司ESG报告编制技术导则》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I》制定。T/CI 072—2022《上市公司ESG报告编制技术导则》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2022年09月30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登记证号 51100000500017650Q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许军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邮编 : 100190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I 072—2022
中文标题   上市公司ESG报告编制技术导则
英文标题   ESG evalu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listed company
国际标准分类号   03.080.20 公司(企业)的服务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J694 金融信息服务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6日
实施日期   2022年09月26日
起草人   邵超峰、董锐煜、陈思含、吴燕川、车贝贝、刘金鹏、魏子章、于 航、芦志睿、王晓珺、杨 娟、张华鹏、王 鹿、战雪松、钱炳宏、鞠美庭
起草单位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创新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协会、天津市鼎盛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允能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基本原则、ESG议题、ESG报告编制流程、编制技术要点及上市公司ESG报告规范化设置。 本文件适用于拟使用ESG报告技术导则或其部分内容,来报告与经济、社会和环境议题相关影响的各大证券所上市公司以及具有上市计划的公司。
主要技术内容   3.1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决策、评价标准和行为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金融、评价体系和公司等层面的具象映射。
3.2 
3.3 责任投资 responsible Investment
投资过程中不仅关注财务、业绩方面的表现,同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在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考量,是一种更全面更科学的考察企业投资的方式。
3.4 
3.5 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 ESG report
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法,及其经营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维度产生的影响定期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并系统披露有关绩效信息的特定报告(以下简称“ESG报告”)。
3.6 
3.7 碳排放 carbon emission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3.8 
3.9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zation
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3.10 
3.11 环境 environmental
企业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外部存在可能从企业内延伸到当地、区域和全球系统。 
注2:外部存在可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来描述。 
[来源:GB/T 24001—2016,3.2.1,有修改]
3.12 
3.13 社会 social
企业通过透明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而担当的责任。这些行为:
——致力于可持续发展(3.9),包括社会成员的健康和社会的福祉; 
——考虑了利益相关方(3.10)的期望; 
——符合适用的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相一致; 
——被融入整个企业并在企业关系中实施。 
注1:活动包括产品、服务和过程。 
注2:企业关系是指企业在其影响范围内的活动。 
[来源:GB/T 36000—2015,3.16,有修改]
3.14 
3.15 治理 governance
在企业的经营中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效、财务审计、 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动。 
[来源:GB/T 19580—2012,3.5,有修改]
3.16 
3.17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注1:该过程为经济活动、环境责任和社会进步提供一种持久、平衡的解决方法。
注2:可持续发展是为了将高品质生活、健康和繁荣等目标与社会公平和正义融合,并保持地球对其生物多样性的支撑能力。这些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即相互依赖又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可被视为一种对更广泛的社会整体期望的表达方式。
[来源:GB/T 36000—2015,3.11]
3.18 
3.19 利益相关方 stakeholder
其利益可能会受到企业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来源:GB/T 36000—2015,3.13,有修改]
3.20 
3.21 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企业以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以及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形式,把公司及与公司相关的信息,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
4 基本原则
4.1 实质性
企业披露的信息应能对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决策和价值创造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4.2 全面性
ESG报告宜符合以下要求:
a) 覆盖报告范围内企业的重要相关决策和活动,全面、系统、完整地披露环境、社会及治理目标,将ESG融入企业的实践及其绩效信息;
b) 全面反应企业决策和活动给利益相关方带来(或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c) 宜反映ESG活动过程、目标及绩效。在确定信息披露的详尽程度时,必须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以确保所披露的信息是有用且合适的,并且利益相关方能够根据此信息做出判断、决策和行动。
4.3 准确性
ESG报告的信息来源应真实、可靠,信息收集和处理方法应科学,合理。信息与实际状况和事实完全相符,或基于实际状况和事实,经严密的科学推断而得到的结论。
4.4 客观性
ESG报告中所披露的信息应是对实际状况和事实的客观描述,未带任何偏见或主观臆断,避免人为加工或臆造。
4.5 时效性
ESG报告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反映最新时段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方面的活动及绩效。
4.6 可比性
ESG报告应具有可比性,反映与以往报告时段和本行业或类似企业的绩效比较结果以及发展趋势。ESG报告宜披露以下信息:
a) 企业最新时段ESG信息;
b) 对照列出企业以往报告时段的相应绩效信息,以反映ESG绩效发展变化的趋势;
c) 本行业或类似企业相应的绩效信息,以便进行横向比较。
4.7 可读性
ESG报告的编写应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文化、社会、教育和经济的不同背景,具有易读性并易于利益相关方理解。内容应通俗易蓝、言简意陈,尽可能采用大众化语言进行阐述。当需使用专业术语或缩略语时,可在出现之处加脚注或尾注进行解释说明,或者在尾页集中单设“术语解释或索引”。
ESG报告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其他无关的信息,以避免对所提供必要信息的淹没或干扰。
4.8 可得性
ESG报告的信息应便于利益相关方获取。ESG报告的发布和提供方式宜考虑利益相关方中各类人群的获取能力及其局限性,例如对电子文件或互联网的使用能力及受限条件等。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2/9/30 16:38:27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于2022/9/30 16:38:27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2/9/30 16:38: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