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自我承诺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发布的T/GZLA 001—2023《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及运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GZLA》制定。T/GZLA 001—2023《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及运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
2023年12月28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401007475957437 | 发证机关 | 广州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开展调研,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开展交流和咨询,组织企业人才培训。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冯耀良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公园西路166号锐港中心7楼708房。 | 邮编 : 510630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GZLA 001—2023 | ||
中文标题 | 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及运营服务规范 | ||
英文标题 |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ervice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3.220.01 运输综合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G5810 多式联运 | ||
发布日期 | 2023年12月28日 | ||
实施日期 | 2023年12月29日 | ||
起草人 | 江川、谭云龙、杨勇、曾迅、夏漾、潘雷、王伟、白玉、孟娟、戴静、钟志新、刘晓娟、刘晓杰、王娟、王肖文、李新伟、肖涛、胡亚军、罗建清、包正江、温友成、任子丰 | ||
起草单位 |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海铁联运枢纽、公铁联运枢纽、陆空联运枢纽三种不同类型多式联运物流枢纽的功能设置、设施构成和功能布局基本要求,以及枢纽运营服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铁联运枢纽、公铁联运枢纽、陆空联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服务。 | ||
主要技术内容 | 3 枢纽建设要求 3.1 海铁联运枢纽 3.1.1 一般要求 a)海铁联运枢纽站场选址、平面布设、功能区设置、设施设备配置、系统运行等在需求调查与运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b)海铁联运枢纽站场的规划建设应依据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区域铁路网规划及港口铁路规划等上层规划的要求,系统分析货运运输需求,统筹协调枢纽内各站场间的关系,合理布局设施设备。 3.1.2 功能设置 海铁联运枢纽需具备联运换装、集装箱堆存、信息管理、口岸物流、综合服务等基本功能。 a)联运换装:海铁联运枢纽需配备专业化的装卸、搬运设备,设置专门的多式联运作业区,设置集装箱站办理功能区。 b)集装箱堆存:海铁联运枢纽需针对不同品类集装箱的堆存需求,划分不同的堆存区域,配套专业化的装卸设施,提供差异化的集装箱堆存服务。 c)信息管理:海铁联运枢纽需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对集装箱进行实施跟踪管理。 d)口岸物流:海铁联运枢纽需提供保税仓储、保税加工、转口贸易、报关检修及货物展示等保税物流服务,根据不同的货物品类及特点设置保税作业区。 e)综合服务:海铁联运枢纽应设置综合服务区,包括综合服务楼、货代办公楼、小客车停车场等。 3.1.3 设施构成 a)海铁联运枢纽设施包括海铁联运业务办公设施、生产设施、生产辅助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其设施构成应根据海铁联运站场的业务范围和组织模式确定。 海铁联运枢纽根据不同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可分为零担运输作业区、整车运输作业区、集装箱运输作业区、危险品运输作业区等类型,不同主体功能的海铁联运枢纽内设施配置标准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是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3/12/28 10:33:48 | ||
*由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于2023/12/28 10:33:48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3/12/28 10:33:4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