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60—2025《绿色数据中心算电协同调控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60—2025《绿色数据中心算电协同调控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10月15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60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贾利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ES 360—2025 | ||
中文标题 | 绿色数据中心算电协同调控系统技术要求 |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mputing and power collaborative scheduling system in green data center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9.240.01 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F 20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20 电力供应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4月30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5月03日 | ||
起草人 | 丁肇豪、王鹏、王宣元、王朝阳、徐立、王旭、环加飞、张雷、史沛然、耿 琳、闫月君、闫静、王泽森、刘蓁、张小东、孙艳、曹雨洁、卫璇、孙逸萌、舒隽、程瑜、王萌、吴 明波、陈世洁、杨威、管歆茹 | ||
起草单位 | 华北电力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 分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数据中心算电协同调控系统相关的基础数据管理、算电协同调控系统、计算任务调控过程与效果、运维与管理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数据中心进行算电协同的计算任务调度和算力资源管理工作。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标准规定了在绿色数据中心中实现计算与电力协同调控的系统技术框架、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旨在提升能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降低碳排放。 该系统以资源监控、能耗管理、计算任务调度和故障检测与恢复为核心模块。资源监控模块实时采集电力侧与算力侧数据,电力侧包括电价信息、电力调节信号、碳排放数据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算力侧涵盖CPU使用率、内存占用量、任务队列状态等。能耗管理模块负责评估能源使用效率并优化资源分配。计算任务调度模块依据能耗最低、碳排放最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原则,决策任务的执行顺序与资源匹配,并确保满足服务水平协议。系统要求具备高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低于1万小时,数据存储期限不少于3年。 在调控策略与性能方面,系统需响应电力调节信号,实现负荷在时空维度上的灵活转移。针对大型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机柜数≥3000或主设备功率≥7500kW),系统应支持至少89 PFLOPS规模计算任务的协同调控,调控决策响应电网需求时间小于4秒,服务质量约束违反率低于0.1%。关键性能指标包括实时能耗数据采集周期不超过1秒,关键设备状态数据延迟小于300毫秒,异常检测与报告时间小于3秒。 系统架构强调模块化设计与互联互通。软件需采用模块化架构,确保单模块故障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并提供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支持实时数据图形化展示与历史数据查询。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支持X86、ARM、RISC-V等多种硬件架构,以及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并遵循国际接口标准,实现与电网调度系统、云平台的高效数据交换。数据安全方面,要求实施端到端加密、多因素身份认证与严格的访问控制。 调控效果通过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估。电能利用效率PUE要求东部枢纽节点小于1.25,西部小于1.2。算力能效比要求通用计算达到15.7 GFLOPS/W(FP32),高性能计算达到22.8 GFLOPS/W(FP64)。系统还需跟踪调节偏差率,优秀响应要求偏差在±1%以内。通过算电协同调控,最终目标是使绿色数据中心达到GB/T 44989评价标准中的3级或以上等级。该系统通过深度融合计算任务调度与电力调控,实现了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的智能化、绿色化与高效化。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10/15 15:09:45 | ||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10/15 15:09:45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10/15 15:09:4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