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协会自我承诺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协会发布的T/XZBX 0081—2025《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储能与共享能 配置规程》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XZBX》制定。T/XZBX 0081—2025《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储能与共享能 配置规程》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协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协会
2025年10月15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610100MJU2711388 | 发证机关 | 西安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开展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推广、宣传,组织研讨交流活动,加强行业自律,承接、承办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委托的质量与标准化相关工作(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办理审批许可才能开展的业务活动,必须在取得相关审批许可后方能进行)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赵平 | ||
依托单位名称 | 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69号中天国际公寓5号楼二单元2803室 | 邮编 : 71006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XZBX 0081—2025 | ||
中文标题 |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储能与共享能 配置规程 |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7.100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20 电力供应 | ||
发布日期 | 2025年10月10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11月01日 | ||
起草人 | 黎明、谢宽、张星、朱伟暐、张小波、孙晓颖、李晓亮、惠若冰、袁娟、刘凡琪、方华、王帅、王超、罗开鹏、张恺鹏、乔国庆、张新强、高巧娜、皇金锋、张鹏超、张若涛、任庆果、卓莹鎗、刘禹畅、宗和刚、贾永涛 | ||
起草单位 | 云南恒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家口分公司、陕西中创慧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允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通服网盈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河县供电分公司、圣戈班陶瓷材料(郑州)有限公司、苏州协鑫新能源运营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陕西理工大学、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汝州市市政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厦门云阙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根河市供电分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智能电网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储能和共享能配置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中能量的高效存储、灵活调度与跨区域共享,对于缓解电力负荷波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电力系统以集中式电源为主,电力调度刚性较强,难以适应分布式能源、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能能够在发电、输电、配电与用电环节灵活转移;共享能配置模式的引入,则打破了单一主体之间的能源壁垒,实现了跨用户、跨区域的能量协同与价值共享。二者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运行的柔性,还为多能互补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在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储能与共享能配置的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标准不统一、接口兼容性差、运行协调不足等问题。因此,制定一部统一的技术规程,对于规范电力储能与共享能配置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旨在通过明确储能与共享能配置的基本原则、关键技术要求、运行管理和安全措施,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系统化、可操作性的指导,推动电力储能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共享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加快实现智能电网的安全、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10/15 14:20:00 | ||
*由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协会于2025/10/15 14:20:00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10/15 14:20: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