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41.4—2025《中低压配用电设备设施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第4部分:主站侧数据处理》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41.4—2025《中低压配用电设备设施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第4部分:主站侧数据处理》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10月10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60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贾利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ES 341.4—2025 | ||
中文标题 | 中低压配用电设备设施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第4部分:主站侧数据处理 |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on-line monitoring for medium and low voltag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Part 4:Data processing at master station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9.240.01 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F 29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20 电力供应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4月30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5月03日 | ||
起草人 | 王孝军、安刚、刘洋、万尚军、辛明勇、郭小广、刘洪琳、章恩友、王文 浩、陈红敏、丁博、杨校辉、王磊、咸辉、王洪亮、国帅、刘献成、于雷、高鑫、代志刚 | ||
起草单位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 壁供电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粤电科试验检测 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征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 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青岛英利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友讯达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康市供电公司、哈尔滨电工仪表 研究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中低压配用电设备设施在线监测主站侧数据处理的总体要求、协议要求、数据建模要求、数据处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20 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及承载其运行的基础设施在线监测系统主站侧的数据处理。 | ||
主要技术内容 |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用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主站侧数据处理的总体要求、协议规范、数据建模及数据处理功能要求。在总体要求中,强调数据处理应具备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满足配电网运行监控与状态管控需求,基于信息交换总线实现多系统数据共享,并遵循安全分区、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协议要求方面,主站通信需支持DL/T 634.5101、DL/T 634.5104等电力行业标准协议,并推荐采用MQTT、HTTP等通用协议,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主站软硬件接口应兼容局域网和广域网环境,确保与不同厂商设备的互联互通,同时满足通信网络拓扑、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及网络层协议的一致性要求。 数据建模是核心内容之一,要求采用统一命名规范和数据模型,涵盖中压设备、低压设备、分布式电源及公共用电设施等多种类型。数据模型由类型域、对象域和参数域三部分构成,类型域标识设备大类,对象域标识具体设备如杆塔、变压器、开关柜等,参数域则定义监测参量如倾斜角度、温度、电流、局部放电等。模型命名采用英文缩写组合,以半角下划线连接,例如变压器油温标识为MV_Transf_OilTemp,确保模型的可读性和可扩展性。数据类型包括布尔型、整型、浮点型、字符串等,并明确各类型的字节长度和数值范围,如单精度浮点型占8字节,双精度浮点型占16字节,字符串最长64字节。 数据处理功能要求包括设备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设备管理支持智能终端的统一接入、状态监视及远程升级;数据采集支持实时或周期性方式,采用标准网口、串口或无线接口,并引入冗余传输、错误纠正、负载均衡等容错机制提升可靠性;数据存储要求重要监测数据保存不少于两年,具备自动备份、检索、回放和下载功能,并保障数据在异常供电条件下的安全性;数据分析涵盖数据质量管理、规则模型配置、安全权限管理及流程可视化配置,通过构建数据资产仓库实现数据标准化与服务化。该标准通过规范主站侧数据处理全过程,提升了中低压配用电设备监测数据的集成性、可靠性和应用价值。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10/10 11:08:51 | ||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10/10 11:08:51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10/10 11:08:5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