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38—2025《高压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38—2025《高压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10月10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登记证号 51100000500006049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贾利民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邮编 : 100055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ES 338—2025
中文标题   高压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英文标题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s
国际标准分类号   29.130.10 高压开关装置和控制器
中国标准分类号   K 43
国民经济分类   D4420 电力供应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30日
实施日期   2025年05月03日
起草人   魏建巍、贺永明、孙亚辉、杨文成、王振良、詹振宇、齐印国、张强、吴晓 瑞、苏杭、张博、张亚辉、刘龙、白玮、高旭宇、刘献成、于雷、高鑫、代志刚
起草单位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山东泰开高压开 关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雷博司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 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工电气日立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俊郎电气有限公司、长城电器集团浙江科技有限 公司、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直流GIS”)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安装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直流电压±100 kV 及以上的高压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其绝缘的获得至少部分是通过绝缘气体,而不是处于大气压力下的空气。
主要技术内容   针对额定直流电压±100千伏及以上的高压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所制定的团体标准。该标准全面规定了此类设备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安装、运行和维护等环节,其核心在于确保直流GIS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绝缘可靠性、通流能力及长期运行稳定性。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首先明确了设备的正常与特殊使用条件。正常条件下,户内设备最低运行温度可达零下十五摄氏度,户外设备最低可达零下四十摄氏度,最高环境温度均为四十摄氏度。特殊条件则扩展了温度、海拔、污秽、覆冰和风速的极限范围,并特别提出了海上换流平台应用的防护与防腐蚀要求。
电气性能是标准的技术核心。额定直流电压等级覆盖一百零五千伏至八百一十六千伏。绝缘水平要求严苛,直流耐受电压通常为额定直流电压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并规定了相应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值。标准特别强调了高负荷直流稳态下的绝缘试验,要求设备在通以额定电流达到热稳定状态后,仍需承受长时间直流电压并叠加冲击电压的考核,以模拟最严酷的运行工况。通流性能方面,额定直流电流从一千安至六千三百安,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持续时间通常为一秒或两秒。
机械性能要求重点关注外壳的承压与防护能力,必须能耐受运行中的正常和瞬时压力,防护等级符合通用标准。操作机构需具备自动和手动功能,且机械寿命试验要求达到两千次操作循环。设备还须配置可靠的联锁装置、位置指示以及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伸缩节。
在试验方法上,标准详细规定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特殊试验的项目与程序。绝缘试验是重中之重,包括直流耐压、极性反转、雷电与操作冲击、以及叠加冲击电压试验。最具特色的是高负荷直流稳态下的绝缘试验和可选的长期带电试验,后者旨在验证设备在模拟长期运行工况下的绝缘耐久性,考核周期可达数十天。
此外,标准对设备所充气体的质量、辅助回路的性能、电磁兼容性、接地及防腐等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整体性能与安全。该标准的技术特点突出表现为针对直流电场特有的电荷积累与分布问题,设定了极为严格且能模拟实际运行热-电复合应力的绝缘试验程序,其对高负荷下绝缘性能的考核深度和设备长期可靠性的验证要求,构成了直流GIS区别于交流设备的关键技术内涵。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5/9/28 14:33:58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9/28 14:33:58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9/28 14:33:5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