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37—2025《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技术要求》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37—2025《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10月10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60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贾利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ES 337—2025 | ||
中文标题 | 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技术要求 |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spersed wind power connected to distribution network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7.180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F 11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1 电力生产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4月30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5月03日 | ||
起草人 | 徐慧强、程林志、谢桦、刘洋、马俊祥、李华、舒逸石、管霄、章恩友、聂 向欣、霍富强、胡筱、王瑞岩、王朝东、苏凤宇、王海明、潘伟、刘献成、于雷、高鑫、代志刚 | ||
起草单位 |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华能河南清 洁能源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宁 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继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溧阳分公 司、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有关分散式风电机组、接入系统、继电保护安全和自动装置、通讯与信息、安全、并网检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0 kV~110 kV 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单机功率在MW 级以上的分散式风电,其他容量机型可参照执行。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标准针对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的团体标准,旨在规范其并网运行的技术条件,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和电能质量。标准适用于通过10千伏至11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单机功率在兆瓦级以上的分散式风电项目。 标准的核心技术内容围绕分散式风电机组本身的性能、接入系统的配置以及配套的继电保护、通信、计量与安全要求展开。在风电机组技术要求方面,标准着重规定了其运行控制能力。机组需具备在额定容量20%至100%范围内的有功功率连续平滑调节能力。无功功率则要求在功率因数超前0.95至滞后0.95范围内动态可调,并具备恒功率因数、恒无功、恒电压和电压下垂等多种控制模式。当并网点电压偏差超过±7%时,机组应具备快速无功调节能力,响应时间不大于1秒,可调节无功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33%。无功调压系数建议设置在12.5至33.3之间。 为支撑电网稳定,标准对机组提出了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功能要求。当频率偏差超过阈值(通常为±0.03赫兹至±0.1赫兹)且有功出力大于20%额定功率时,机组应启动惯量响应,响应时间不大于500毫秒,最大有功功率变化量不低于额定功率的10%。一次调频的启动时间要求更严,不大于2秒,响应时间不大于9秒。在频率下降时,机组应能增加有功输出,变化量上限为额定功率的6%至10%;频率上升时,减少输出的上限为10%至20%。一次调频系数建议设置为20。 机组的电网适应性方面,要求能在并网点电压为标称电压90%至110%、频率在规定范围内、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4%(短时8%)等条件下正常运行。故障电压穿越能力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防孤岛保护动作时间要求不大于2秒,并与电网侧保护装置协调配合。电能质量需满足国家对谐波、闪变和电压偏差等的限值。 在接入系统方面,标准提倡优先采用T型接入方式,以利用现有设施。接入同一变电站的分散式风电总装机容量不应超过该站的最小负荷。继电保护配置中,110千伏并网专线优先采用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通信系统要求采用专网,具备与电网调度机构双向通信的能力,能够上传开关状态、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并接收远方控制指令。电能计量点设在产权分界处,需配置双向计量装置。安全要求包括设置可闭锁的明显断开点,T接点需加装断路器和隔离刀闸。最后,标准规定项目并网后需由有资质机构进行测试,并在6个月内提交包含有功无功控制、电能质量、故障穿越等内容的测试报告。 总体而言,该标准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对分散式风电机组主动支撑电网的能力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特别是快速无功调节、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功能,强调了其作为分布式电源应具备的友好并网特性,以确保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背景下配电网的安全、优质运行。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9/28 14:20:24 | ||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9/28 14:20:24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9/28 14:20: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