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32—2025《额定电压0.6kV到3kV光伏逆变器内部连接用电缆》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32—2025《额定电压0.6kV到3kV光伏逆变器内部连接用电缆》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10月09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60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贾利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ES 332—2025 | ||
中文标题 | 额定电压0.6kV到3kV光伏逆变器内部连接用电缆 | ||
英文标题 | Internal connection cables for photovoltaic inverters with rated voltage from 0.6 kV to 3 kV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9.060.20 电缆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K 13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1 电力生产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4月30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5月30日 | ||
起草人 | 李明强,朱晓武,王新华,孙彦伟,张建明,黄建如,吴云晓,周红梅,谢 永梅,许颇,宋云,居林,翁正军,陈天雨,何绍锋,斯红超,李弘斌,邱红,陈丹,张万里,鲁健 伟,李登宇 | ||
起草单位 | 浙江三科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爱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思格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海宁联丰东进电子有限公司、VDE 环球服务广州分公司、江西优尔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广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联升传导科技 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铜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银禧 科技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逆变器内部连接用电缆的产品型号、名称及表示方法,技术要求、电缆标志,试验条件、例行试验、抽样试验、电气型式试验、非电气型式试验、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光伏逆变器内部连接用额定电压为0.6 kV 到3 kV 的电缆。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标准是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内部连接用电缆的团体标准,旨在提升电缆在特定环境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从0.6千伏至3千伏的电缆,涵盖了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贮存等方面的规定。 电缆产品型号采用系列代号、特殊性能代号、额定温度、绝缘材料代号、屏蔽结构代号和护套材料代号组合表示。系列代号PI代表光伏逆变器内部连接用电缆,特殊性能代号如Z表示单根阻燃,H表示耐寒。绝缘材料包括聚氯乙烯、交联聚烯烃和硅橡胶,对应额定温度从80摄氏度到200摄氏度,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 导体必须由镀锡退火圆铜线绞合而成,标称截面积范围从0.21平方毫米到107.2平方毫米。导体的直流电阻有严格限值,例如0.21平方毫米导体的最大电阻为94.2欧姆每公里,而107.2平方毫米导体的最大电阻为0.185欧姆每公里。绞合导体中单线最大直径根据截面积不同,从0.16毫米到0.51毫米。 绝缘层要求紧密包裹导体,绝缘厚度根据电压等级和导体截面积分级规定。对于0.6千伏电缆,最小截面积导体的绝缘标称厚度为0.76毫米;对于3千伏电缆,同样截面积绝缘厚度为1.78毫米。绝缘必须通过火花试验,试验电压根据绝缘厚度和材料类型,范围从6千伏到30千伏。 屏蔽层为可选结构,可采用金属丝编织或铝塑复合带。金属丝编织屏蔽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0%,铝塑复合带的最小搭盖率不小于15%。护套材料需与电缆额定温度相适应,护套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最薄处不小于标称值的85%。例如,0.6千伏电缆的最小护套厚度为0.76毫米,3千伏电缆为1.14毫米。硅橡胶绝缘电缆可协商使用玻璃丝编织外护层。 电缆标志必须连续清晰,包括制造厂名和产品型号,标志间距在护套上不超过550毫米,在绝缘上不超过275毫米。标志需通过耐擦性测试,擦拭后字迹应基本不变。 试验要求全面覆盖电气、机械和环境性能。电气试验包括导体直流电阻、成品电缆耐压试验(如0.6千伏电缆试验电压为3.5千伏交流,3千伏电缆为9.0千伏交流)、绝缘线芯耐压试验和室温绝缘电阻测量(如0.6千伏电缆最小绝缘电阻为2.1829兆欧姆公里)。机械性能试验包括绝缘和护套的拉伸性能,要求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满足材料特定值。老化试验包括空气烘箱老化(如聚氯乙烯在113摄氏度下168小时)和日光老化(720小时)。环境试验包括耐酸耐碱、耐盐雾(336小时)、柔软性、低温卷绕(试验温度-10摄氏度或-40摄氏度)、热延伸(用于交联聚烯烃和硅橡胶)、热冲击(用于聚氯乙烯)和高温压力试验。燃烧试验要求所有电缆通过水平燃烧试验,阻燃电缆还需通过垂直燃烧试验。 检验规则要求制造方进行出厂检验,包括例行试验、抽样试验和型式试验。抽样频度根据电缆长度确定,如10公里以内取1个样品。复测规则允许初试不合格时追加样品测试。 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电缆卷绕整齐,避免露天存放和机械损伤,确保端头固定牢固。 该标准的主要技术特点是覆盖了中高电压等级,提供了多种材料选项以适应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强调了电缆的柔软性、阻燃性、耐寒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并通过严格的试验要求确保产品在光伏逆变器内部长期稳定运行。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9/28 13:49:27 | ||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9/28 13:49:27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9/28 13:49: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