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自我承诺
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发布的T/HNEE 010—2025《电化学储能场站能效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HNEE》制定。T/HNEE 010—2025《电化学储能场站能效等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
2025年09月12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10000075427527L | 发证机关 | 河南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能效技术研发、交流、培训、推广等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陈开碇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第一大街171号 | 邮编 : 450000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HNEE 010—2025 | ||
中文标题 | 电化学储能场站能效等级评价规范 | ||
英文标题 | Energy efficiency grad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s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9.240.30 电力系统用控制设备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F 19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1 电力生产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9月12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9月22日 | ||
起草人 | 陈强林、郑培轩、刘金权、王胜辉、和萍、杨继涛、李博文、张云潇、王瑞平、朱琳、卢利军、禹沛、张晨瑞、范冬冬、王磊、王军、崔丽华、张振亚、梁子晴、白桂宁、皇甫致远、李梦媛、张勇 | ||
起草单位 | 河南源网荷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许昌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原电气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豫乾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磐智电气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场站能效等级的总则、评价指标体系及取值规则、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结果形成规则、评价活动的组织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额定功率不小于500kW且额定能量不小于500kWh的锂离子电化学储能场站的能效等级评价,其他电化学储能场站能效等级评价可参照执行。 | ||
主要技术内容 | (1)能效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标准建立了科学、全面的能效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储能电站的各个环节和关键参数。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电池系统能效:评价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效率、能量保持率等关键指标,反映电池系统的整体能效水平。 转换系统能效:评价电力电子设备(如PCS、DC/DC变换器等)的转换效率,确保电能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最小化。 系统集成能效:综合评价储能电站整体系统的能效水平,包括电池系统、转换系统、热管理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工作效率。 运营维护能效:评价储能电站的运营维护策略对能效的影响,如充放电策略、温度控制策略等。 (2)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手段,对储能电站的能效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评价流程包括: 数据采集:收集储能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数据。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模型模拟:建立储能电站能效评价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评估能效水平。 等级划分:根据评价结果,将储能电站划分为不同的能效等级,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查看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9/12 16:35:13 | ||
*由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于2025/9/12 16:35:13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9/12 16:35:1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