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自我承诺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发布的T/CSEA 34—2024《六价铬电镀生产线闭路循环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SEA》制定。T/CSEA 34—2024《六价铬电镀生产线闭路循环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
2025年09月11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
登记证号 511000005000047615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 行业管理、技术交流、咨询服务、专业培训、举办展览、国际交流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马捷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北广大厦1203室 邮编 : 100120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SEA 34—2024
中文标题   六价铬电镀生产线闭路循环技术规范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25.220-70 表面处理和镀涂设备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C336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
实施日期   2025年01月01日
起草人   陈文静、张扬、彭政、郑哲、任志远、韩力、李安生、孙国庆、史申、卢占宝、李亚莉、王洪涛。
起草单位   生态环境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心、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纽堡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肇庆市宝信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4 要求
4.1  六价铬电镀生产线闭路循环技术宜选用国家推荐、鼓励类的生产工艺、装备,不应采用国家限制、淘汰类的生产工艺、装备。
4.2 六价铬电镀生产线闭路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应妥善处理和处置,防止发生二次污染。
5 材料要求
闭路循环系统材料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闭路循环系统材料
材质 要求
DTRO膜组件 GB/T 19249、GB/T 33758
超滤膜 HY/T 062
离子交换树脂 GB/T 16579

6 工艺要求
6.1 漂洗水的循环利用工艺流程
6.1.1  典型工艺流程
漂洗水闭路循环工艺流程见图1。工艺流程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a) 将电镀铬后的第一级漂洗水收集;
b) 通过超滤、除杂系统、DTRO反渗透、低温蒸发等单元浓缩,浓缩液暂存在铬液中央槽内;
c) 当镀槽需要补液时,自动从铬液中央槽向镀槽补充,含铬酸、铬雾抑制剂的浓缩液回到镀铬槽循环使用;
d) DTRO反渗透系统、低温蒸发系统产出水回到高位水洗槽,逐级溢流,循环使用。
 
a 超滤定期反洗,反洗水排入反洗水箱暂存。
b 除杂系统定期再生,再生水排入再生水箱暂存。 
图1 漂洗水闭路循环工艺流程图
6.1.2 其他工艺流程
除推荐工艺流程外,其他满足需求的工艺流程。
6.2 铬酸雾废气(含铬雾抑制剂)闭路循环工艺流程
6.2.1 典型工艺流程
镀铬过程中产生的气凝胶含有铬酸、铬雾抑制剂等,应回收再利用。通过废气回收处理装置,一级阻隔器将气凝胶中大于10 μm的胶粒阻隔下来,直接返回镀铬槽使用。废气经过二级、三级回收处理装置,通过水喷淋吸收废气中的气凝胶。废气经过四级阻水层后排放,废气中的水雾被阻隔下来。吸收液按照6.1的流程处理后,水、铬酸、铬雾抑制剂循环利用。

 
图2 废气闭路循环工艺流程图
6.2.2 其他工艺流程
除推荐工艺流程外,其他满足需求的工艺流程。
7 设备要求
7.1 铬雾循环利用设备要求
7.1.1 铬雾收集塔内宜设置阻隔器,阻隔器由双层阻隔板、纯水喷淋阀、排液管等构成。大于10 μm胶粒的阻隔效率宜大于90%。
7.1.2 二级、三级洗涤塔采用pvc材质多面球填充,用于阻隔大于1 μm的胶粒。
7.1.3 四级用于阻隔大于0.2 μm的胶粒,宜采用活性炭去除水雾。
7.2 漂洗水循环利用设备要求
7.2.1 超滤主机宜采用PVDF 膜,膜组件净产水通量不大于 60 L/(m2.h)。
7.2.2 离子交换系统用于去除有害金属离子,去除率(计算方法按附录A)宜大于 80%。
7.2.3 DTRO 反渗透系统宜设置保安过滤器。膜组件前应设置高压循环泵,膜组件宜采用 DTRO 膜柱,截留率宜大于98% (49000 μS/cm,70 bar,25℃)。
7.2.4 蒸发器应采用低温蒸发。
8 运行管理要求
8.1 闭路循环系统中挡水板、阻隔层每 24个月应由专业人员更换。
8.2 活性炭吸附层应每3个月检查1次,根据吸附效果决定是否更换。
8.3 超滤主机的PVDF 膜应每3年更换一次。
8.4 在正常使用时,DTRO膜组使用12个月~15 个月后,应更换已经失效的膜元件。
8.5 闭路循环系统中清洗水、铬雾抑制剂、铬酸回用率(计算方法按附录A)应大于95%。
9 环境应急与风险防控
9.1 闭路循环系统产生的废水、废气排放应满足GB 21900和地方标准。
9.2 闭路循环系统产生的废树脂、铬渣、废PVDF 膜、废活性炭、废膜柱等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贮存、运输、处理或处置应按GB 18597、HJ 2025及HJ 2042的规定执行。
9.3 针对闭路循环系统,企业应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9.4 若发生突发环境事故,企业应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5/9/9 14:41:58

*由中国表面工程协会于2025/9/9 14:41:58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9/9 14:41:5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