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33—2025《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钢芯铝(铝合金)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33—2025《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钢芯铝(铝合金)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10月09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60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贾利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ES 333—2025 | ||
中文标题 | 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钢芯铝(铝合金)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 | ||
英文标题 | Aerial insulated cables with steel-reinforced aluminium(aluminium alloys) stranded conductor for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10 kV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9.060.20 电缆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K 13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1 电力生产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23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30日 | ||
起草人 | 冯国五、邵冰、田忠、嵇广东、陈斌、徐永忠、丁蒙、段国权、崔天峰、杨 光、张龙龙、张立飞、倪穗、孙曙光、邓显波、李志平、朱建国 | ||
起草单位 | 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宏图光电线缆(无锡)有限公司、浙江久盛交联 电缆有限公司、武汉新天地电工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金川集团电线电缆有限公 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 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1 kV、10 kV 钢芯铝(铝合金)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的代号、型号、规格和产品表示方法、使用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条件、例行试验、抽样试验、电气型式试验、非电气型式试验、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乡村、林区、景区等场所架空敷设用额定电压10kV 及以下钢芯铝(铝合金)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标准主要针对交流额定电压1 kV和10 kV的钢芯铝绞线及钢芯铝合金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其适用范围涵盖城镇、乡村、林区、景区等架空敷设场景,旨在确保电缆在户外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 标准首先明确了电缆的代号、型号和规格表示方法。电缆型号以“JK”为系列代号,结合导体类型(如LG代表钢芯铝绞线,LHA1G或LHA2G代表钢芯铝合金绞线)和绝缘材料(如V为聚氯乙烯,Y为聚乙烯,YJ为交联聚乙烯)进行组合,形成多种常用型号。规格范围覆盖标称截面从10/2平方毫米至300/70平方毫米的铝(铝合金)与钢芯组合,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和敷设需求。 在使用特性方面,标准规定了电缆的额定电压为1 kV和10 kV,短路时导体最高温度根据绝缘材料不同而异: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绝缘为150摄氏度,交联聚乙烯绝缘为250摄氏度。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绝缘70摄氏度,高密度聚乙烯绝缘75摄氏度,交联聚乙烯绝缘90摄氏度。电缆敷设环境温度不低于零下20摄氏度,弯曲半径要求根据电压等级和外径确定,例如1 kV电缆外径小于25毫米时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外径,10 kV电缆则不小于20倍外径。 技术要求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导体需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硬圆铝线、铝合金线或镀锌钢线,结构为紧压绞合,表面光洁无缺陷,单线接头数量和间距有严格限制。绝缘材料须为耐候型,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交联聚乙烯等,颜色为黑色。绝缘厚度有标称值和最小值要求,最薄处不低于标称值的90%减0.1毫米。绝缘机械物理性能包括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热老化性能、人工气候老化耐受性等,均设定了具体参数指标。10 kV电缆还需具备导体屏蔽结构,多芯电缆的绝缘线芯需有相序识别标志。 试验部分分为例行试验、抽样试验、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包括导体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和交流电压试验,确保每根电缆基本性能达标。抽样试验涉及结构尺寸检查、工作温度下绝缘电阻、4小时交流电压耐受、热延伸和收缩试验等。电气型式试验重点验证电缆在弯曲、冲击电压、长时间交流电压和耐漏电痕迹等方面的性能。非电气型式试验则涵盖导体拉断力、绝缘粘附力、人工气候老化、耐磨性能和标志耐擦性等,全面评估电缆的机械强度和环境适应性。 检验规则要求产品出厂前需经质量检验,抽样试验频次和合格判定标准明确,确保批量产品质量一致性。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电缆应成盘交货,端头密封保护,标签信息完整,运输中避免机械损伤,贮存时禁止露天平放。 该标准的技术特点在于紧密结合架空敷设的实际工况,强调电缆的耐候性、机械强度和电气安全性。通过详细的材料规范、性能参数和多重试验要求,确保电缆在户外复杂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兼顾了不同绝缘材料的特性差异,为生产、检验和应用提供了全面技术依据。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9/1 11:28:06 | ||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9/1 11:28:06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9/1 11:28: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