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13—2024《12 kV 一二次融合网源分界柱上断路器 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13—2024《12 kV 一二次融合网源分界柱上断路器 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08月29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60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贾利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ES 313—2024 | ||
中文标题 | 12 kV 一二次融合网源分界柱上断路器 技术规范 |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12 kV primary and secondary fusion grid-source boundary pole-mounted circuit breaker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9.020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F 20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20 电力供应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23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30日 | ||
起草人 | 张林利、孙勇、段文勇、李立生、赵红军、李建修、苏国强、周勐、房牧、由新红、 刘明林、张超、刘合金、李玉敦、苏善诚、高逸峰、杨梅、徐丙垠、吕东飞、孙崇高、李永彬、左新斌、韩寅峰、 马天祥、王宁、梁伟宸、陈占伟、董春发、司源、刘洋、孙纪元、张鹏平、和家慧、迟同信、王峰、刘林、张哲民、 金强、李永岗。 | ||
起草单位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东方威思顿电 力设备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 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山东理工大学、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 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 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 公司东营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12 kV 一二次融合网源分界柱上断路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12 kV 一二次融合网源分界柱上断路器的设计、生产、调试、试验等。 | ||
主要技术内容 | 1. 标准定位与创新性 该标准针对12kV一二次融合网源分界柱上断路器,首次将断路器本体、馈线终端(FTU)、互感器、后备电源等部件一体化设计,专用于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公共连接点(PCC),实现并离网控制与故障隔离,填补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场景下分界开关设备的技术空白。 2. 核心功能要求 双向保护能力:支持网侧与源侧双向相间短路三段式保护,相间故障动作时间≤100ms(弹操机构)或≤50ms(磁控机构)。 分布式电源专项保护:集成孤岛检测、电压/频率越限保护、逆功率保护、低电压穿越(符合GB/T 33593)等功能,可自定义动作定值与时延。 高级监测功能:具备双侧三相电压/零序电压采集、电能质量分析(谐波至25次)、故障录波(160点/周波)及事件上送能力。 3. 关键技术参数 互感器配置: 电流互感器:保护级5P10(600A/463)、测量级0.5S(600A/11585),零序电流10P30(20A/463)。 电压互感器:网侧0.5级(10kV/√3:11585)、源侧3级,零序电压3P级。 数字化单元(ADMU):支持IEC 60870-5-1 FT3格式,采样率≥8kHz,传输延迟≤250μs,模块化连接盒设计(见附录A)。 通信接口:标配26芯航空插座,支持以太网接插件,兼容DL/T634.5101/5104通信规约。 4. 试验体系 型式试验:涵盖绝缘(雷电冲击/工频耐压)、温升、短路开断(依据GB 1984)、机械寿命(≥1万次)及电磁兼容测试。 现场试验:重点验证联调功能,包括遥测精度(电压±0.5%、电流±1%)、遥控成功率(≥99.99%)及保护逻辑正确性。 5. 典型应用场景 适用于光伏/储能电站10kV并网点,解决传统断路器无法适应的双向故障电流、谐波注入、孤岛效应等问题,技术指标显著优于DL/T 844-2021对常规柱上断路器的要求。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8/28 16:56:30 | ||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8/28 16:56:30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8/28 16:56: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