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12—2024《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性能评估导则》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12—2024《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性能评估导则》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08月29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60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贾利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ES 312—2024 | ||
中文标题 | 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性能评估导则 | ||
英文标题 |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protection relay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access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9.020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F 20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20 电力供应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23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30日 | ||
起草人 | 李宽、黄强、范荣奇、李玉敦、黄涛、徐丙垠、文继锋、张振、袁中琛、谭金龙、 陶文彪、徐彪、刘磊、宋国兵、邹贵彬、丁磊、陈学海、李源、王超、周文越、贾凯莉、常仲学、高逸峰、杨梅、 汪晶晶、吴透明 | ||
起草单位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继保 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 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山东科汇电力 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性能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与评估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变流器型分布式电源以场站级形式接入的6kV~35kV 配电网继电保护性能评估。 | ||
主要技术内容 | 1. 标准定位与适用范围 该标准针对变流器型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储能)以场站级形式接入6kV~35kV配电网的场景,规定了继电保护性能评估的完整框架,重点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的助增电流、汲取电流、反向电流等新型故障特性对传统保护的影响问题。 2. 关键技术内容 评估对象:覆盖差动保护、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及方向元件五大类保护装置。 评估维度:从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四性要求出发,结合DL/T584等规范设定量化指标。 评估方法体系: 理论评估:通过公式推导计算保护性能边界(如附录A-D给出的差动保护拒动边界、助增电流误动边界等)。 仿真评估:要求采用真型控制器或数学模型控制器,构建包含详细变流器模型(两电平/三电平/MMC)的电磁暂态仿真系统,支持硬件在环测试。 3. 创新性技术规范 真型控制器建模:要求控制器硬件与现场设备完全一致,控制策略需兼容低电压穿越功能(符合GB/T19964/GB/T29319),且支持容量倍乘适配。 分布式电源等值方法:提出场站级单机等值建模技术,平衡仿真精度与效率。 极端场景覆盖:在理论评估中强制考虑分布式电源靠近母线侧/线路末端的极端拓扑,提升评估严苛性。 4. 典型应用场景参数 差动保护评估:需验证线路末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短路电流相位差对制动特性的影响(相位差α>arccos[(K2-1)/(1+K2)]时需限制电源容量)。 方向保护评估:明确90°接线方式或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适应性测试要求。 容量边界计算:给出助增电流、反向电流的临界容量计算公式(如反向电流需满足IDG<过电流保护定值)。 5. 实施价值 通过标准化评估流程与量化判据,为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保护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尤其适用于新能源场站并网前保护方案验证及存量电网适应性分析。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8/28 16:46:35 | ||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8/28 16:46:35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8/28 16:46: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