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的T/CES 310—2024《A+~E类区域配电网能效评价导则》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ES》制定。T/CES 310—2024《A+~E类区域配电网能效评价导则》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5年08月29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登记证号 51100000500006049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 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贾利民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邮编 : 100055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ES 310—2024
中文标题   A+~E类区域配电网能效评价导则
英文标题   Guidelin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class A+~E regions
国际标准分类号   27.140
中国标准分类号   P 55
国民经济分类   D441 电力生产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3日
实施日期   2024年12月30日
起草人   梁琛、杨瑞、王维洲、杨勇、张航、刘文飞、郝如海、牛甄、罗凡、郑晶晶、李威武、 李亚昕、罗利、马喜平、董晓阳、李天寿、刘正英、杜培东、保承家、甄文喜、白文远、庄国峰、牛炜、张海龙、 杨晶、马彦宏、刘克权、王耿、张建辉、向昱瑾、刘宇伟、喻见、王婷婷、陟晶、喻冰峰、牟旭东、高喜、陈丽娜、 张鹏、张笑波、刘琦、张扬、任明远、李浒、王蔚、李明洋、周喜超、王振宇、胡文博、井天军、唐巍、孙谊、 魏凯、朱茜莉、梁福波、韩永军、张光儒、李雪垠、陈晨、王松、宋景博、郭飞、张亮、殷毅、姚晗、齐桓若、 宋晓帆
起草单位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综合能 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展事业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设备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配网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事业部、中国农业大学、国网甘肃省电 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国网甘 肃省电力公司酒泉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工 技术学会、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E类配电网能效指标体系和评价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A+~E类高压配电网(110kV、66kV、35kV)、中压配电网(20kV、10kV、6kV)、低压配电网(0.4kV)运行情况的能效评价和电力大用户配电网的能效评价工作
主要技术内容   一、技术内容概述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A+~E类高压(110kV/66kV/35kV)、中压(20kV/10kV/6kV)、低压(0.4kV)配电网及电力大用户配电网的能效评价,覆盖静态、动态及损耗能效指标的全方位分析。
指标体系
分级结构:采用矩阵式评价体系,纵向按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划分,横向分为A、B、C、P四层指标。
A层:技术线损(a1)和管理线损(a2)2个一级指标。
B层:按电压等级和设备类型细分4个二级指标(高压/中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网)。
C层:基于动态、静态及损耗特性划分13个三级指标。
P层:细化50个四级指标,如供电半径合格率、截面合格率、分布式电源占比等。
评价流程
数据采集:收集配电网结构、设备配置及运行数据。
权重计算:通过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评分与诊断:逐层计算指标分值,识别能效薄弱环节,生成评价报告。
二、技术特点
区域差异化评价
针对A+(高负荷密度区)至E类(农牧区)不同负荷特性,设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例如:
高压线路供电半径:A+类要求≤30km,E类放宽至≤60km。
中压线路截面:A+类主干线需≥240mm2,E类允许≥120mm2。
多维度能效指标
静态指标:评价设备固有能效,如高效节能配变占比(A+类要求≥60%)。
动态指标:反映运行状态,如主变载荷经济区间率(30%~70%为优)。
损耗指标:直接量化线损,如中压线损率A+类要求≤2%。
新型技术融合
纳入分布式电源和新型储能评价,如分布式电源容量占比(A+类限制<200%)、储能能量效率(≥90%为优)。
充电桩转换效率要求≥90%,体现对新能源设施的能效管理。
关键参数示例
电压合格率:中压线路允许偏差+5%/-7%,低压三相供电偏差±7%。
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低压台区要求≤15%。
超期服役设备阈值:主变超20年、线路超20~30年需重点改造。
三、创新性与实用性
首次提出A+类区域定义(负荷密度≥30MW/km2),填补超大城市核心区评价空白。
通过权重分析和分层评分,实现从单设备到系统级的能效精准诊断,支持优先降损区域识别与节能改造决策。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5/8/27 16:46:23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于2025/8/27 16:46:23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8/27 16:46: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