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自我承诺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发布的T/CSMT HJ002—2025《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SMT》制定。T/CSMT HJ002—2025《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2025年07月01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登记证号 511000005000010263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书刊编辑 业务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马爱文
依托单位名称 国家质检总局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 邮编 : 100029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SMT HJ002—2025
中文标题   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
英文标题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measurement method—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method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20.10 环境管理
中国标准分类号   Z04
国民经济分类   M746 环境与生态监测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4日
实施日期   2025年05月14日
起草人   臧金亮、汪洪军、武亮、郑明月、付博亚、周军红、孙磐、郭波、王星、杨晨辉、张海港、岳建疆、章振、余赛芬、胡宇鑫、宋海宾、杜凯伦、张文斌、王函韵、张佳楠。
起草单位   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检验检测中心、东营市河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聊城市检验检测中心、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空天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的温室气体排放测量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测量目标、测量原理及系统组成、测量方法、测量报告格式、测量数据与质量控制,规定了系统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或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直接测量。 注1:本方法可用于快速部署目标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非接触测量。 注2:本方法适用于温室气体排放短期内快速核查测量,以一段时间内测量平均值评估目标区域温室气体整体排放情况。 注3:本文件的温室气体指的是企业或区域CH4和CO2。
主要技术内容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测量目标;
5  测量原理及系统组成;
5.1  温室气体排放速率测量原理;
5.2  测量系统;
5.3  工作条件;
5.4  性能指标;
6  测量方法;
6.1  测量准备;
6.2  测量实施;
6.3  结果计算;
6.4  结果表示;
7  报告格式;
8  测量数据与质量控制;
8.1  测量数据要求;
8.2  数据质量控制要求;
9  系统维护要求;
9.1  系统校准;
9.2  质量控制文件。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5/7/1 15:31:42

*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于2025/7/1 15:31:42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7/1 15:31:4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