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自我承诺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的T/CI 850—2024《油气站场及特殊区域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I》制定。T/CI 850—2024《油气站场及特殊区域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2025年06月19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765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 邮编 : 100190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I 850—2024 | ||
中文标题 | 油气站场及特殊区域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frared imaging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gas leakage in oil and gas stations and special areas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40.37 成像技术 (词汇)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M759 其他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26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26日 | ||
起草人 | 王明月、吴晓松、董绍华、徐晴晴、于晓鹏、于海洋、王东营、李凤、魏昊天、徐鲁帅、董廷涛、左丛、张磊、黄伟铭、吴奇文、陈俪赟、欧毕华、吴立军、廖勇、邹俊、缪镇宇、向建波、马海东、王海明、陈容、魏壮、李伟、朱景辉、张继新、丁晨、刘勇、刘林、舒震宇、蔡敏权、吴菲、张希彬、常正胜、孙胜勇、张鑫、李栋、武泽、陈晓辉、王同有、李学波、张勇、李勇、王荣行、惠文颖、王朝璋。 |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广州卓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科智宇(寿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中交云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储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分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油气站场及特殊区域便携式或固定安装式光学气体成像仪(以下简称“检测仪”)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作业程序以及泄漏点修复处理、缺陷等级判定、报告格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集输站场、长输管道、石油石化企业、LNG接收站、LNG液化站、CNG加气站、罐区、城市燃气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危化品停车特殊区域等位置油品挥发气体及可燃气体的泄漏检测、现场应急监测、泄漏点风险等级及风险管控。其他油气泄漏检测区域参照执行。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文件规定了油气站场及特殊区域便携式或固定安装式光学气体成像仪(以下简称“检测仪”)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作业程序以及泄漏点修复处理、缺陷等级判定、报告格式等技术要求。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6/7 19:22:52 | ||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于2025/6/7 19:22:52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6/7 19:22:5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