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促进会自我承诺
华夏文化促进会发布的T/HCPA 003—2025《博物馆数字化展览元数据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HCPA》制定。T/HCPA 003—2025《博物馆数字化展览元数据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华夏文化促进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华夏文化促进会
2025年05月19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华夏文化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12240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专业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展览展示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周鹏 | ||
依托单位名称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红霞路7号院 | 邮编 : 100016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HCPA 003—2025 | ||
中文标题 | 博物馆数字化展览元数据规范 | ||
英文标题 | Specification for Museum Digital Exhibition Metadata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35.240.30 信息技术在信息、文献和出版中的应用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R885 博物馆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5月19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5月29日 | ||
起草人 | 王昭祎、安夙、常月红、秦丽莉、史笑颜、余艳梅、陈月兰、钟锦立、李荣坤、董明飞、莫娜、黄晓茵、吕明 | ||
起草单位 |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博物馆数字化展览元数据(以下简称“元数据”)的模型架构、元素集、录入规则、多语言与字符编码支持、数据交换与互操作接口、管理与运维、安全与隐私、数据质量控制、绩效评估、复审与符合性测试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及其他文化机构在开展数字化展览、虚拟展览、线上展览、互动体验等场景时,对展品、展览、互动媒介及展示技术的信息采集、管理、交换与发布。 对于仅用于内部业务、且不对外进行数据交换的本地数据库,本文件可供参考。 | ||
主要技术内容 | 4 元数据架构 4.1 采用国际通行标准 4.1.1 Dublin Core:描述通用信息。 4.1.2 VRA Core:补充作品/图像双层模型。 4.1.3 CIDOC CRM:对展览、展品、地点、人物、时间进行语义关联 4.1.4 LIDO cross-walk:与欧洲数据聚合平台对接时使用。 4.2 自定义命名空间及扩展元素 4.2.1 在“ex:” 命名空间下定义行业特有元素。 4.2.2 自定义命名空间 URI:http://museum.org/schema/。 4.2.3 可提供相应的 XSD、JSON Schema 或 SHACL 文件。 4.3 与其他标准及协议的衔接 4.3.1 OAI-PMH:大规模元数据收割。 4.3.2 IIIF:高分辨率图像、全景/交互资源的互操作。 4.3.3 MARC21 / MODS、CNMARC:与图书馆或古籍领域数据对接。 4.3.4 FRBR / RDA:与图书情报领域在著作、版本、表达实体上的关联。 5 数据录入与字段要求 5.1 字段分级:核心必填与扩展必填 为兼顾不同规模与需求的文化机构,本标准定义两级必填字段: 5.1.1核心必填字段(最小必填集) ? dc:identifier(资源标识符,URI/URL/DOI) ? dc:title(标题/名称,多语言可用 xml:lang) ? dc:creator(创作者/主要责任者) ? dc:date(年代或时间,ISO 8601-1 格式) ? dc:type(资源类型,使用 DCMI Type 或受控词) ? dc:rights(版权或许可声明) ? ex:DisplayTechnology(展示技术,如 AR/VR/3D 等) 5.1.2扩展必填字段(建议必填) ? dc:description(展品/展览描述) ? dc:subject(主题关键词,使用受控词表) ? ex:InteractionType(交互方式,如 gesture, rotate, voice 等) ? ex:Location(物理或线上展览位置) ? ex:Material / ex:Technique(材质与工艺,适用实体文物) ? ex:Dimensions(尺寸) 5.2 字段格式 5.2.1日期:YYYY-MM-DD;时间区间用“/”分隔。 5.2.2 多值:英文分号“;”分隔,并按重要性递减。 5.2.3 多语言:xml:lang="zh-CN"。 5.3 数据输入与校验流程 5.3.1 字段映射与表单配置 5.3.2 录入人员填写(前端即时校验必填、格式等)。 5.3.3 提交后批量校验(检查重复、受控词引用、空值等)。 5.3.4 通过后发布至正式数据库并分配可解析 URI。 6 多语言与字符编码支持 6.1系统存储与交换使用 UTF-8。 6.2 支持 RTL 语言与繁简体自动切换。 6.3 可访问性按GB/T 37659—2019与 WCAG 2.1执行。 7 数据交换与互操作 7.1 序列化格式 XML(XSD/RELAX NG)、JSON-LD、RDF/Turtle。 7.2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7.2.1每条元数据记录(展品、展览、人名、地点等)应分配可解析且持久化的 URI。 7.2.2建议使用 DOI / Handle / ARK 等机制确保链接长久有效。 7.2.3外部出版物可同步记录 ISBN、ISNI 等标识。 7.3 数据收割与链接 7.3.1 可支持 OAI-PMH 等协议进行大规模数据聚合或共享。 7.3.2 与高分辨率图像或全景资源可使用 IIIF,提供更灵活的图像切片与交互方案。 8 元数据管理与运维 8.1 数据库架构 8.1.1 结构化字段:优先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 PostgreSQL)。 8.1.2 非结构化资源(3D模型、大规模多媒体):可结合文档型数据库或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8.1.3 建议部署三节点集群以满足 RPO ≤1小时、RTO ≤4小时 的容灾需求。 8.1.4 超大规模时结合对象存储、CDN 加速等技术方案。 8.2 权限与版本管理 8.2.1 采用 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只读、录入、审批、管理员等角色。 8.2.2 支持版本控制:如 Git-like 变更追踪,记录修改人、修改时间与差异。 8.2.3 日志与审计:保留操作日志、访问日志,以便事后追溯。 8.3 备份与长期保存 8.3.1 每日增量、每周全量备份,异地保留不少于 90 天。 8.3.2 对关键核心数据(如展品元数据、高清文件)可考虑数字档案化(OAIS)方案以实现长期保存。 9 数据质量控制 9.1 数据验证与清理 9.1.1 自动脚本:夜间扫描识别空值、重复值、格式不符,生成日志。 9.1.2 人工抽检:每月从新入库数据中随机抽检 ≥ 100 条记录,进行质量评估。 9.2 质量评估指标 9.2.1 完整率(必填字段填写率)≥ 98%。 9.2.2 一致率(同类字段在术语引用、格式上的一致性)≥ 95%。 9.2.3 准确率(与真实文物信息或权威库对照正确度)≥ 97%。 9.2.4 及时性(变更后在 7 个工作日内更新元数据)= 100%。 9.3 冲突与去重 9.3.1 来自多源的记录如出现冲突或重复,应遵循权威数据优先的合并策略。 9.3.2质控员或专家应对重大分歧做复审。 10 安全与隐私 10.1 数据安全 10.1.1 传输层加密:TLS 1.3 或更高版本。 10.1.2 存储加密:可采用 AES-256。 10.1.3 高分辨率图像或 3D 模型可嵌入数字水印,防篡改及盗用。 10.2 隐私合规 10.2.1 遵守《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现行法规。 10.2.2 仅收集最小必要的个人数据(如用户注册、互动日志),并去标识化或匿名化后再公开。 10.2.3提供用户对其个人数据的查询、更正、删除等权利。 10.3 年度合规审计 10.3.1 每年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版权合规审计。 10.3.2审计报告保存,并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11 培训与技术文档 11.1 培训要求 11.1.1 录入员:不少于 8 学时,考核元数据字段含义、受控词表使用、格式校验等。 11.1.2 质控员:不少于 12 学时,熟悉数据清理、冲突处理、审核规范。 11.1.3 管理员:不少于 16 学时,掌握系统配置、权限管理、备份恢复等运维技能。 11.1.4培训后进行考评,合格率 ≥ 80%。 11.2 技术文档 11.2.1在线操作手册、API 文档、FAQ、版本日志等应同步更新。 11.2.2 面向开发者可提供 OpenAPI/Swagger、XSD/SHACL 校验文件及示例。 12 绩效评估与反馈 12.1 数据分析指标 12.1.1 PV、UV、平均停留时长、互动次数、国际访客占比等。 12.1.2 每月形成数据报告,供运营与技术团队参考。 12.2 用户反馈机制 12.2.1前端提供意见反馈表单及客服。 12.2.2建立用户论坛/社区,定期收集改进建议并在版本发布日志中反馈处理结果。 12.3 满意度调查 12.3.1 每半年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线上或线下)。 12.3.2满意度 ≥ 80% 维持现行方案,低于 80% 启动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 12.4 改进闭环 12.4.1 将 9.2 的数据质量指标与 12.1 的运营指标相结合。 12.4.2 通过定期审查形成“质量—绩效”闭环,持续优化元数据系统。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5/19 15:57:27 | ||
*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于2025/5/19 15:57:27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5/19 15:57: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