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锻压协会自我承诺
中国锻压协会发布的T/CCMI 35—2025《航空航天用变形高温合金返回料管理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CMI》制定。T/CCMI 35—2025《航空航天用变形高温合金返回料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锻压协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锻压协会
2025年04月15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锻压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34949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行业管理、技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张金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 邮编 : 102206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CMI 35—2025 | ||
中文标题 | 航空航天用变形高温合金返回料管理规范 |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49.025.01 航空航天制造用材料综合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H57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39 锻造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4月14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5月01日 | ||
起草人 | 曲敬龙、王龙祥、邹康宁、王洋、杜金辉、叶宁、罗志强、崔利民、杨家典、孙传华、苏化冰、杨孝荣、唐超、何川、康金祥、吕科新、侯伟、王攀智、任乾光、阎宏飞、仲惟光、魏丽、刘其源、张秀鑫、王蓬、侯智鹏、代朋超、赵斌、王瑞、韩何岩、张琪、王海鹏、顾振、王世普、李文岗、周江波、粟硕、任永海、郭文文、郑行、胡鹏、刘建华、王薇薇、杨武、王旭明、薛强、杨亚平、罗鸿飞、杜红强、何青生、杨伟、王绍灼、智少勇、兰鹏光、陈鹏、付伟、杨玉军、于腾、刘刚、查宇馗、张勇、何永胜、曹国鑫、艾志斌、陈伟、迟悦、刘小佩、郑栋杰。 | ||
起草单位 |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航特材工业(西安)有限公司、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钢研高纳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隆达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机宇航材料工程(贵州)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航大(厦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兰石超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宏山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德兰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昱锟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中工重型锻压有限公司、山西金瑞高压环件有限公司、上海远熙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慕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派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洲特种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锯力煌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航空航天用变形高温合金返回料(以下简称“返回料”)的术语和定义、回收工序、分类及分级、收集与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锻造厂对航空航天领域用变形高温合金返回料的管理,其他生产厂和燃气轮机、核电等其他领域可参照执行。 | ||
主要技术内容 | 航空航天用变形高温合金返回料的术语和定义、回收工序、分类及分级、收集与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存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4/15 9:37:47 | ||
*由中国锻压协会于2025/4/15 9:37:47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4/15 9:37:4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