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广东省茶叶学会自我承诺

  广东省茶叶学会发布的T/44GDTS 007—2024《紫金蝉茶鲜叶分级标准》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44GDTS》制定。T/44GDTS 007—2024《紫金蝉茶鲜叶分级标准》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广东省茶叶学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广东省茶叶学会
2024年12月31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广东省茶叶学会
登记证号 51440000712386757L 发证机关 广东省民政厅
业务范围 学术交流、宣传推广,技术培训,业务咨询,传授茶叶先进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经营。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唐劲驰
依托单位名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大丰路6号 邮编 : 510640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44GDTS 007—2024
中文标题   紫金蝉茶鲜叶分级标准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16 坚果、含油果、香料和饮料作物种植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
实施日期   2025年01月01日
起草人   凌彩金、周巧仪、温巧君、马成英、梁冬霞、林敏玲、刘宇锋、何东波、陈荣发、刘鑫华、郑伟东、黄鼎强、钟铁戈、钟剑锋、王捷豪、彭凛然。
起草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紫金县紫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客家皇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紫金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英德市林清语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3.1
紫金蝉茶  Zijin Cicada Tea
以被小绿叶蝉叮咬过的茶青为原料,按紫金蝉茶加工技术要求加工并具有特定蜜香品质的茶叶制品。
4 采摘与运输要求
4.1  采摘时期
在全年小绿叶蝉发生的两个高峰期进行采摘,采摘时间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9月下旬至11月。
4.2  采摘方法
采用手工采摘,结合机械采摘。 
4.3  鲜叶盛装器具
茶鲜叶盛装器具应洁净卫生,宜用透气良好的竹质等硬质专用篮、篓进行盛装,不要挤压。不宜用布质、塑料等材质容器盛装。
4.4  运输要求
4.4.1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潮湿、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4.4.2  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
4.4.3  应轻放、轻装、轻翻,禁止挤压,减少机械损伤。
4.4.4  鲜叶应及时运送至茶叶加工厂。如运输时间超过1?h,宜采用无异味、无污染的空调车装运,车箱内要清理干净,车内温度宜控制在5?℃~15?℃,芽叶保持新鲜、不损伤、不发热、不变质、不混杂、不污染。
5 鲜叶验收与分级
5.1  鲜叶验收
根据鲜叶分级标准,对芽叶的外形、组成等要求进行评定等级。芽叶宜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茶果、老枝叶,无夹杂物。
5.2  鲜叶分级
紫金蝉茶鲜叶从高到低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特级、一级、二级。各等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1、表2的要求。
表1紫金蝉茶鲜叶分级标准
等级 外形 芽叶组成
特级 芽叶完整,叶面为绿黄或黄色,叶脉红褐,叶形蜷缩,叶尖和边缘红褐,或呈焦头、焦边状 以一芽一、二叶为主,占90?%以上
一级 芽叶完整,叶面为绿黄或黄色,叶面上有明显叮咬痕迹,呈棕褐色小斑点,叶形稍卷曲 以一芽二叶为主,占90?%以上
二级 芽叶尚完整,叶面为黄绿色,叶面上有轻微叮咬痕迹,叶面上有棕红色半透明小点 以一芽二叶为主,少量一芽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二叶

表2 鲜叶分级形状图卡
等级 外形
特级    
一级    
二级     
6 记录管理
应符合GB/T 33915的要求。生产经营主体宜建立紫金蝉茶鲜叶溯源体系,记录茶树品种、采摘时间、采摘地点、鲜叶等级、采摘量等生产过程的关键信息。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4/12/31 10:02:35

*由广东省茶叶学会于2024/12/31 10:02:35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4/12/31 10:02: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