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自我承诺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T/CCEMA 0006—2024《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基质》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CEMA》制定。T/CCEMA 0006—2024《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基质》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2024年12月21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47242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信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冯毅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6层 | 邮编 : 100101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CEMA 0006—2024 | ||
中文标题 | 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基质 | ||
英文标题 | Coal gangue based artificial soil matrix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30.10 固态废物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B101 土砂石开采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20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1月20日 | ||
起草人 | 武亚峰、马淑花、王强、陈勇、王朝文、邓祖科、刘建明、于书权、王有负、葛玉岭、邢璐、郑仕梅、杨宇、孙国敏、刘晓荣、韩凤兰、苗舒奕、谢海清、贾永、史艳茹、张传祥、武昌亮、梅陆森、姚强岭、吕莹、王雪峰、赵海东、李东明、王汉荣、卞振涛、孙柯华、惠贺龙、束维正、董兆信、吴书凤、王政、刘善科、雷晓东、麻文东、吴丽敏、李世英、由广山、徐延枫、李宁、郭鹏洋、董福元、王印海、张亚丁、李艳强、徐兴家 | ||
起草单位 | 江苏科勒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零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砼力人工砂装备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宝亿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沃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榆林中科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合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泰戈特(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神木市荣垣煤业有限公司、北方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内蒙古科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紫昇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佳生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西大同大学、内蒙古智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基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经过特定技术处理并与其他辅料复合后,在此基础上赋予其土壤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功能和特征,能够以“客土”的方式来改良盐碱地、沙地、矿山生态修复、退化性耕地的物料或产品。 | ||
主要技术内容 | 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是以无机矿物质为主要成分,能否作为生产土壤改良材料的原料? 或者换句话,能否将其融入地球土壤生态循环? 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加工技术是什么? 首先,人类需要重新认识土壤。土壤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生产力(土壤生产农产品的能力),还具有分解力(土壤分解废弃物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系统物质循环的能力)。我国传统农业的土壤培肥改良模式——有机培肥,本质就是将有机固废回归土壤并通过土壤分解力转化为新的土壤肥力(土壤内在生产力)。但现代工业固废是以无机矿物为主,是否还能通过土壤的分解力将其转化为新的土壤生产力,并进而优化土壤生态系统? 这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必答题。 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先搞清楚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与矿物质的关系。 土壤是由岩石矿物(成土母岩)在地表经风化成土作用过程形成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因此土壤固体是由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含微生物)构成的。其中,土壤矿物质是继承自成土母岩的基质部分,其所含有的、在风化成土作用过程形成的少量活性矿物质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基本养分(李比希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而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则是在成土过程中不断加入的新生物质,正是它们与矿物质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和复合才形成了土壤和土壤的基本功能。 因此,遵循土壤的物质组成和自然特性、遵循土壤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我们对人造土壤基质的研发,就是要把“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这三者的数量、质量、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数量的比例关系、空间的结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耦合关系)都调理到最佳,这才能得到一个高质量的人造土壤基质。 在此原理下,大部分的工业固废可以视为已经过一定的风化过程的成土母岩(可称为“成土母质”)。例如,矿山尾矿砂所经过的破碎研磨加工就可视为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将其与有机质(有机肥、腐植酸)和微生物菌剂复合、发酵,就能形成具有一定土壤功能的物料(人造土壤基质),并可经过科学的使用方法将其施入土壤去培肥改良土壤。当然,前提是这个尾矿砂的重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不超标,这需要以《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为依据,开展生态安全性评价。 据此,答案是:尽管现代工业固废是以无机矿物为主,但当其有害物质不超标时,还是可以加工成为土壤改良材料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并通过土壤的分解力将其转化为新的土壤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进而优化土壤生态系统。其加工技术可概括为:在“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三元复合原理指导下的“活化、复合/复配、发酵”。 至于煤矸石和煤炭,本身就是由富有机质的泥炭土、草炭土埋藏地下后经煤化作用形成的,随着埋深增大和时间延长,土壤微生物死亡、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活性降低。因此,把今天采出的煤矸石,通过添加微生物、活化矿物质和有机质等加工处理,部分恢复其原有的土壤属性,然后将其重新回归土壤生态系统去培肥改良土壤,这应该是自然而然的。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是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4/12/21 12:05:28 | ||
*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于2024/12/21 12:05:28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4/12/21 12:05: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