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自我承诺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发布的T/CSPSTC 123—2023《生态型尾矿库修建技术规程》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SPSTC》制定。T/CSPSTC 123—2023《生态型尾矿库修建技术规程》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2024年07月04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登记证号 51100000500021588B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 调查研究、学术研讨、书刊编辑、专业培训、信息交流、成果推广、展览展示、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惠小兵
依托单位名称 科学技术部
通讯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26号院4号楼9层 邮编 : 100043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SPSTC 123—2023
中文标题   生态型尾矿库修建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tailings pond
国际标准分类号   73.060.01 金属矿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Z 61
国民经济分类   N771 生态保护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6日
实施日期   2023年12月31日
起草人   陈天镭、李宏儒、张权、韩贵雷、王立、齐庆杰、刘文岗、谢鹏、李瑞龙、张宏昆、刘艺、冯永林、孟祥瑞、路洋、康鸿玉、张民儒、秦婧、董志龙、曹兴、柴小军、曹福明、郭文礼、汪军、张国胜、李颖、王少军、李旭东、安福来、彭敏杰、张霆、赵彦杰、赵尔丞、蔡明喜、张荣贵、杨锦锋、许辉标、曹冠森、刘汉明、甘一雄、张博、罗程、彭川、张雄天、穆满根、荆丽波、颉映珍、杨鑫、曾武清、卜庆国、张宗建、韩满璇、焦旭旺、鲁海涛、王培鑫、崔大力、丁东彦、卢成绪。
起草单位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省尾矿处置行业技术中心)、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岩土工程新技术开发公司、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兴业集团融冠矿业有限公司、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铝环保生态技术(湖南)有限公司、西和县恒安工矿贸易有限公司、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有限公司凤县分公司、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云南建投矿业工程有限公司、标准联合咨询中心股份公司、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省生态环境统计与数据中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型尾矿库修建、测绘、检验、勘察、设计、渗流计算和防渗设施安全分析、闭库生态修复、既有库生态型评价、施工、检査与检测、竣工资料与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矿山生态型尾矿库的新建工程,既有尾矿库向生态型尾矿库的转变改造工程,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其他类似工程可参考。
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基本规定
    规定了生态型尾矿库修建原则、新库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既有库改造、防渗工程、截渗工程、极限渗透边界等要求。
(2)生态型尾矿库修建
    规定了既有库改造、新库建设、多库调节与近零排放、扬尘防治、生态修复、尾矿循环利用的要求。
(3)测绘
    规定了主要任务、测绘范围、平面和高程系统、比例尺、复测周期、设备保障、地形图使用的图式符号、精度评定、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尾矿库测绘的要求。
(4)检验
    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职责、尾矿渣元素分析、有价元素分析、有害元素分析、水质分析、地表水分析的要求。
(5)勘察
    规定了勘察单位资质、勘察内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试验、既有尾矿库勘察、成果报告的要求。
(6)设计
    规定了渗流边界、设计原则、计算方法、三维渗流分析、稳定性计算、生态型尾矿库各使用期的设计等别、生态型尾矿库构筑物的级别及其重要性、库址选择、多库调节分区计算、导截洪水系统、截排渗系统、回水及水处理、既有库改造设计的要求。
(7)渗流计算和防渗设施安全分析
    规定了渗流分析阶段、渗流计算边界、渗流计算参数、防渗垫层和防渗膜破坏失效分析、生态型尾矿坝渗透破坏和渗透稳定性分析、生态型尾矿库污染级别评判、建设场地的渗流分析与评价、运行期及闭库的渗流分析与评价、防渗设施变形及破坏分析的要求。
(8)闭库生态修复
   规定了地形重塑、坝坡修复治理、库区修复治理、植被重建的要求。
(9)既有库生态型评价
  规定了评价的目的、阶段、条件、程序及内容等要求。
(10)施工
    规定了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安全措施和专项应急预案、施工准备资料、信息化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档案、过程质量控制、反滤层技术工艺、截渗连续墙、截渗帷幕、现场试验的要求。
(11)检查与检测、监测
    规定了截渗坝(墙)、截渗帷幕、截洪坝、排洪隧洞、排洪明渠(涵管)、坡面截洪廊道等构筑物的施工质量检测,以及防渗土工膜、生态型尾矿库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恢复工程附属设施(浇灌系统、防护网、土工格室等)、回水泵站、回水管道及回水池(或消力池)等回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检验的要求。规定了环保监测仪器、设备及安装和埋设施工的要求。规定了监测的要求。
(12)竣工资料与验收
  规定了影像资料、纸质资料,以及生态型尾矿库生态恢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生态型尾矿库生态环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生态型尾矿库扬尘防治设施验收、尾矿库的生态恢复效果评价、回水循环利用设施、尾矿库管理的制度性文件等要求。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4/6/20 17:48:37

*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于2024/6/20 17:48:37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4/6/20 17:48:3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