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社会团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团体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施工高空坠落与预防管理标准》《铁路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标准》等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1-08


2025年1月11日,由昊基工程建设(江苏)有限公司和江苏建研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施工高空坠落与预防管理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议在苏州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审查专家和编制组成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主持。


江苏建研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副总工张增国致欢迎词,并对协会、审查专家及起草人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会议成立了以苏州科技大学邵永健教授为组长、上海中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董兆冲为副组长、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石祚国、江苏和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邹科华、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施红健、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褚建军、安徽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凯7位专家组成审查专家组。

会上,昊基工程建设(江苏)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任斌向代表编制组汇报了《标准》的编写过程、核心技术内容、征求意见和已请多名协会专家多次预审等情况。审查专家组对《标准》送审稿的内容进行了逐章逐条审查和严谨质询,审查专家一致认为《标准》编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符合审查要求。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可实施性和针对性,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审查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协会标准《铁路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铁路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铁道分会以及行业知名专家、主参编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铁道分会主持。

 

铁科院集团公司研究员李化建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长期以来给予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编制单位的支持与配合表示诚挚谢意。

编制组代表详细汇报了《标准》编制背景、编制过程、主要章节内容、技术要点和征求意见处理情况。与会专家桑认真听取了编制组汇报,对送审稿内容进行逐条审查,就《标准》的格式、表达方式、具体内容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填补了铁路混凝土冲击性能试验方法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标准》的编制对规范铁路混凝土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指导铁路工程混凝土材料冲击性能试验有重要意义。


协会标准《社区体检技术导则》(送审稿) 审查会顺利召开


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厦门大学共同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社区体检技术导则》(送审稿)(以下简称《导则》)审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首席总工程师褚波、审查会专家组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更新分会副秘书长李倩主持。

审查会专家组由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中宇担任组长,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王健担任副组长,审查组成员包括: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王健,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主任刘佳,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县域经济研究部主任吕晓荷,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胡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尚曦沐,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中宇,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员戚欢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鹿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魏素巍。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负责人杨超代表主编单位对协会、各参编单位以及出席会议的审查专家和编制组成员的支持表示感谢。

褚波代表协会介绍了协会对于标准管理工作的审查要点,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及规范性,并指出《导则》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玉军、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若曦代表编制组汇报了标准编制工作情况。

专家组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后,对《导则》内容进行了逐章逐条审查。认为《导则》内容符合审查要求,对各地开展社区体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填补国内空白,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该《导则》的编制将进一步指导和推进城市体检中社区体检的推广实施,规范社区体检工作的编制流程和实施标准。


协会标准《城市居住区韧性规划设计标准》审查会顺利召开


由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同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居住区韧性规划设计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技术标准部主任汤亚军、审查专家及主参编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磊主持。


  


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磊介绍了与会领导及审查专家,并明确了本次审查会议的会议流程和注意事项。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技术标准部汤亚军主任介绍了当前协会对标准管理工作的审查要点,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先进性、协调性以及可操作性,明确了《标准》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制和审查。

中城规划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涛代表编制单位向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领导和评审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标准》编制是在国家推动“韧性城市”建设背景下,从我国城市居住区韧性规划设计领域需求出发,立足于现有居住区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的管理规定和实际情况,为重大和特大灾害的防御和应急提供建筑、环境和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支撑。

专家组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标准进行逐条审议并出具审查意见。与会专家认为,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标准重点关注城市居住区空间、建筑、环境、设施的韧性规划设计,总结城市居住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国内外经验,对城市居住区韧性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升城市居住区面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恢复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协会标准《无人机搭载外墙外保温监测技术规程》(送审稿) 顺利通过审查


由建研建材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无人机搭载外墙外保温监测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技术标准部主任汤亚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分会副秘书长张渤钰、主参编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分会副秘书长张渤钰主持。

会议组成了以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究员赵霄龙为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研究员马欣伯为副组长,北京赛博思工程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蔡玉春、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研究员官军、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部教授级高工古小英、北京工业大学智能建造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教授杨璐、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凡俊为组员的审查专家组。

建研建材有限公司黄靖代表主编单位对与会的领导、专家们表示欢迎,感谢各位参编专家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工作,同时感谢协会领导、审查专家组为标准把关。黄靖表示,建筑体检需要新技术、新装备、新规范的支撑,新装备或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及推广,需要在技术层面、应用实践层面等进行严格规范。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完善标准内容。

汤亚军主任对标准的审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与要求。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分会张渤钰副秘书长宣读了审查专家组名单后开始标准审查工作。  

王万金教高向审查专家组完整地介绍了标准的编制情况,审查专家组对标准进行了详细审查,认为《规程》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其编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智能检测技术可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有力支撑我国建筑体检、建筑质量通病诊治等工作,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屋面防水工程工作年限评价方法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由中国中建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主编,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屋面防水工程工作年限评价方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防水防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主持。

会议组成立了以朱志远教授级高工为组长、蔡昭昀教授级高工为副组长的审查专家组。审查专家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标准内容进行逐条审查,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

《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创新提出了混凝土结构屋面防水工程预期工作年限和参照工作年限的评价方法,系防水耐久性评定的基础“工具”,对混凝土结构屋面防水工程工作年限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协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饱满度修复技术规程》(送审稿)审查会顺利召开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饱满度修复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规程》)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专家、教授级高工王昌兴,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景贤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王紫潇主持。

   

王景贤代表主编单位致辞,对协会领导和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和长期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检测中心在装配式建筑检测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恳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编制组在审查专家的指导下高质量完成《规程》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会议成立了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晓锋、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李晨光、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李东彬、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胡延红、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钱冠龙、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蔡亚宁、北京榆构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刘昊等7位专家组成的审查组。

《规程》主编人、检测三院院长孙彬代表编制组对编制背景、编制过程、主要内容、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审查专家组对《规程》进行了逐条审查并形成了审查意见,《规程》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规程》作为首部针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不饱满缺陷修复的标准,提出了针对不同缺陷类型的修复方法,建立了补浆材料选用原则,明确了设备机具性能指标,规范了孔道制备、补灌施工及质量验收的要求,有助于保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协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CIM)产业图谱》审查会顺利召开


由上海平行宇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CIM)产业图谱》(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特派专家张红彦、审查组专家、主参编单位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审查会由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标准化委员会刘嫦利主持。

张红彦介绍了协会标准发展现状,对于协会标准提出了高质化、市场化、体系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化发展要求,宣贯了当前协会对标准管理工作的审查要点,并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以及涉及专利情况的处理规则,明确了本《标准》应严格按照GB/T 1.1-2020进行编制。
 
会上,主编单位就《标准》编写过程、核心技术内容和征求意见情况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审查组就标准送审稿的内容进行了审查,同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专家审查组认为,《标准》符合GB/T 1.1-2020的编写规定,符合审查要求、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标准》适用于CIM产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对于产业梳理和产业推广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标准》主要是响应CIM技术发展催生新业态、促进产业调整和产业重组,有利于新一代产业格局形成,推动产业链健全发展。


协会标准《风电工程用座浆料应用技术规程》(送审稿) 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由山东建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风电工程用座浆料应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审查会在济南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特派专家教授级高工王昌兴出席会议并讲话,编制组成员及主参编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造专委会程海涛主持。


会议成立了以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郝挺宇为组长、济南大学教授叶正茂为副组长,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化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武满、山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心研究员王鹏、山东建筑大学研究员刘巧玲、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刘锋等7位专家组成的审查专家组。 

与会专家听取了编制组关于标准编制情况的汇报,并逐章逐条进行了认真审查,审查委员会经质询讨论,认为标准《规程》的制定程序规范,技术审查资料齐全,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技术要素等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标准编制说明要素完整、内容充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总体达到国际水平,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