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标准解读《高大边坡稳定安全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范》
(T/CI 178-2023)
2024-11-14
|
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管理、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高大边坡稳定安全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范》(T/CI 178-2023)团体标准,于2023年11月13日正式发布实施。 二、标准制定背景 1)边坡稳定性对安全的重要性 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大边坡由于其高度和复杂的地质条件,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如降雨、地震等)和人为活动(如施工、采矿等)的影响,从而发生失稳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长期影响。 2)技术进步与需求增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监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高大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监测提供了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手段。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高大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监测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3)标准化建设的需要 标准化是推动行业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大边坡稳定安全智能监测领域,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可以规范监测行为、提高监测质量、降低监测成本,并促进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标准化建设还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4)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 在制定技术规范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总结实践经验,将成功经验和做法转化为标准条款。这不仅可以提高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通过制定技术规范标准,可以将高大边坡稳定安全智能监测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提高整个行业的监测水平和能力。 三、标准主要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工程高大边坡稳定与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和预警等技术要求,以及监测系统的安装与运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岩质边坡高度不小于30m、土质边坡高度不小于20m的工程高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变形监测,且边坡进行了专项设计,采取了有效、可靠加固措施的边坡工程或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工程。 本文件拟将通过技术手段全寿命周期的解决高大边坡的设计参数、施工工艺、运营安全等问题,就需要大面积、全方位地开展边坡稳定性监测,通过监测数据作为依据来优化、校正设计参数,消除施工负面不利影响、确保运营安全预警。通过采用自动监测防灾技术,在施工和后期运营期间不仅可以实时、高效、准确的监测边坡稳定情况,还能大大减少人工的巡视检查工作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降低巡视检查人员的安全风险。 四、标准实施意义 高大边坡稳定安全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范标准的实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以下是对其意义的详细阐述: 1)提高边坡稳定性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标准化监测:该规范标准规定了高大边坡稳定与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和预警等技术要求,以及监测系统的安装与运行要求,从而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精准预警:通过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可以实时、高效地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作出精准的预警,为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预防灾害:高大边坡的失稳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施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范标准,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这些灾害的发生,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损失: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宝贵的应对时间,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3)推动边坡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创新:规范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边坡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监测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 广泛应用:通过制定和实施规范标准,可以推动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在高大边坡监测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整个行业的监测水平和能力。 4)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高大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范标准,可以及时发现并防止因边坡失稳而引发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可以确保高大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提升行业管理和监管水平 规范管理:规范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边坡监测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强化监管:相关部门可以依据规范标准对边坡监测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高大边坡稳定安全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规范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边坡稳定性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边坡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行业管理和监管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