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酒店建筑绿色低碳改造技术规程》、《混凝土模块智能集成建筑技术标准》等审查会顺利召开
2024-10-30
|
2024年10月28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酒店建筑绿色低碳改造技术规程》审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负责人呢、评审组专家及参编单位领导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副秘书长朱荣鑫主持。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尚少岩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对协会、各位专家及参编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标准部副主任常卫华介绍了标准编制工作情况。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前协会对标准管理工作的审查要点,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明确了《规程》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导则》(T/CECS1000-2021)的要求进行编制和审查 会议组成了以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李东彬为组长、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艾明星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张勇为副组长的9人审查专家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规程》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规程》规定了酒店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设计、材料选用、智能化设计实现方式,明确了酒店建筑绿色低碳施工以及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对酒店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具有指导意义。与会专家认为,《规程》框架合理、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填补了国内酒店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规程》的编制将引领酒店建筑向安全性、舒适性和生态性的方向发展,为城市更新和双碳背景下酒店建筑绿色低碳改造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协会标准《混凝土模块智能集成建筑技术标准》审查会顺利召开 2024年10月24日,由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山东泰迅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模块智能集成建筑技术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在青岛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程志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审查专家及参编单位成员参加会议。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执行总裁王胜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对协会、各位专家及参编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青岛理工大学许卫晓教授和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孙晓莉分别作模块体系研究和标准编制工作报告。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协会标准审查要点,对下一步标准报批工作提出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及规范性的原则要求。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程志军对青建集团标准编制工作及成果给予肯定,提出混凝土模块建筑结合智能建造技术和新型装配式建造方式,是用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和创新应用。 会议成立了以清华大学郭彦林教授为组长的7人审查专家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会议认为,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空白,将大力推动混凝土模块智能集成建筑的产业化应用,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协会标准《医疗建筑韧性设计导则》审查会顺利召开 2024年9月20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医疗建筑韧性设计导则》(送审稿)(以下简称《导则》)审查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技术标准部汤亚军主任,相关专家、编制组成员及审查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设计标准委员会主持。
会上成了以顾均为组长、盛文革为副组长的审查专家组。汤亚军主任随后发表讲话,表达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对于本导则编制工作的高度关注,并对《导则》前期取得的进展予以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从后续工作组织、编写规范性、工作进度等方面对编制工作提出要求。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杜志杰代表主编单位对与会领导及专家表示了欢迎,并感谢了各位协会领导及审查专家对于《导则》编制的大力支持。介绍了本阶段《导则》编制的基本情况、期间的编制工作,并对《导则》编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 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导则》编制过程和内容的介绍,并对《导则》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经过深入细致的审议,审查专家组对《导则》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导则》编制对医疗建筑韧性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为医疗建筑韧性设计提供了标准支撑。《导则》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导则》的编制具有开创性,填补了我国在医疗建筑韧性设计领域技术标准的空白,达到了国际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导则》的编制标志着我国在医疗建筑韧性设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未来的医疗建筑设计和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协会标准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原木结构技术规程》 审查会顺利召开 2024年9月21日,由东南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原木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规程》)审查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特派专家、有关专家及参编单位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工刘汉昆主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向锋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对协会、各位专家及参编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东南大建筑学院淳庆教授介绍了标准编制工作情况。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特派专家介绍了当前协会对标准管理工作的审查要点,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明确了《规程》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导则》T/CECS 1000-2021的要求进行编制和审查。 会议成立了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杨学兵为组长,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刘汉昆为副组长的7人审查专家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规程》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与会专家认为,《规程》编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满足审查要求。《规程》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填补了我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原木结构技术标准的空白,《规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规程》的编制将引领木结构加固领域向更高效、更环保、更经济的方向发展,为绿色建筑和可持续结构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协会标准《L型槽不出筋叠合板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审查会顺利召开 2024年9月13日,由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联合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L型槽不出筋叠合板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送审稿审查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秘书长高志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庞洪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潘钻峰等参加了本次审查会。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秘书长高志强主持。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庞洪海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词,对协会、各位专家及各参编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秘书长高志强宣贯了协会对标准的审查要点,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 会议成立了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王昌兴为组长的7位审查专家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规程》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与会专家认为,《规程》编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满足审查要求。《规程》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创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不出筋叠合板及其设计、施工方法,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规程》对L型槽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的材料选取,结构设计,构件制作、运输和堆放以及结构施工和验收等进行了规定。《规程》的编制对L型槽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的规模化和高质化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协会标准《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综合评价标准》审查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4年8月9日,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规院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综合评价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特派专家、审查专家和编制组成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铁道分会主持。 经规院公司副院长陈东杰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词,对各位专家及各参编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经规院公司技术标准所所长高策介绍了标准编制工作情况;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特派专家介绍了当前协会标准的编制情况,强调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性以及规范性,明确标准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导则》T/CECS 1000-2021进行编制等要求。 会议组成了以薛吉岗正高工为组长的15人审查专家组。审查专家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与会专家认为,本标准编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符合审查要求。标准全面总结了绿色设计评价相关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提出了铁路工程绿色设计评价的技术要求,为促进新时代铁路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创新提出铁路工程专业、项目、工点等绿色设计评价方法,填补了铁路工程绿色设计评价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标准的审查。 本标准的编制为指导、规范铁路工程绿色设计评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推动铁路绿色低碳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