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性质 | 标准名称 |
1 | 立项 | 动力蓄电池内短路可控触发试验方法 |
2 | 立项 | 基于定容压力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试验方法 |
3 | 立项 | 锂电池复合集流体 |
4 | 送审 | 锂离子电池单体循环寿命预测 电极活性材料损失测量法 |
5 | 送审 | 动力电池加速老化及安全试验方法 |
6 | 送审 |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动力电池 |
7 | 立项 | 典型应用场景汽车大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
8 | 立项 |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侧面柱碰撞试验方法及要求 |
9 | 立项 |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能效试验方法和分级方法 |
10 | 立项 | 电动汽车座舱内饰件用石墨烯加热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11 | 送审 | 电动客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效能试验及评价方法 |
12 | 送审 | 轻型纯电动汽车能量流测试方法 |
13 | 送审 | 纯电动汽车热系统高低温能量消耗台架试验方法 |
14 | 立项 | 电动汽车用高速油冷驱动电机自粘结铁芯 技术规范 |
15 | 立项 | 电动汽车用减速器总成传递误差试验方法 |
16 | 送审 |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总成及部件防锈包装要求 |
17 | 复审 | 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服务规范 |
18 | 复审 | 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 |
19 | 复审 | 电动汽车识别标志 |
20 | 复审 | 电动客车应急出口设置规范 |
21 | 复审 |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22 | 复审 | 事故后电动汽车处置规程 |
23 | 复审 | 小型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
24 | 复审 | 电动公交车应急疏散预案编制指南 |
25 | 复审 |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拆解技术规范 |
26 | 复审 |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台架)试验方法 |
27 | 复审 | 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日历寿命试验方法 |
28 | 复审 |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纯电动乘用车 |
29 | 复审 |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保险杠 |
30 | 立项 | 车路云一体化 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
31 | 立项 |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数据质量测试方法 |
32 | 立项 | 智能网联公交车安全应用数据交互技术要求 |
33 | 立项 | 极端环境自动驾驶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冰雪环境测试 |
34 | 送审 | 不停车收费系统 前装车载电子单元 高速公路场景实车测试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35 | 送审 |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端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
36 | 送审 | 智能网联汽车卫星高精度定位模块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
37 | 送审 | 智能网联汽车移动通信性能模拟网试验方法及要求 |
38 | 立项 | 自主泊车5G+北斗定位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
39 | 立项 | 基于5G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载应用场景及技术要求 |
40 | 立项 | 智能网联乘用车 自主代客泊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方法 |
41 | 立项 | 智能驾驶系统软件集成与构建规范 |
42 | 送审 | 电动商用车动力域控制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43 | 送审 | 特定应用场景自动驾驶服务可信性评价 第1部分:自动驾驶巴士 |
44 | 送审 | 特定应用场景自动驾驶可信性评价 第1部分:整车运行评价 |
45 | 送审 | 特定应用场景自动驾驶可信性评价 第2部分:信息基础设施数据 |
46 | 送审 | 特定应用场景自动驾驶可信性评价 第3部分:感知结果 |
47 | 送审 | 特定应用场景自动驾驶可信性评价 第4部分:人车交互 |
48 | 立项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电能量分析方法 |
49 | 复审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
50 | 送审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低温吹扫方法 |
51 | 送审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低温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
52 | 送审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挤压试验方法 |
53 | 送审 | 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原性能试验方法 |
54 | 送审 | 燃料电池发动机 尾排氢气浓度测试方法 |
55 | 送审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气消耗量氢氧平衡试验方法 |
56 | 送审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氢气监测装置功能验证试验方法 |
57 | 送审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储氢系统减压阀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58 | 立项 | 汽车车门动态变形测量方法 |
59 | 立项 | 极端环境车内空气质量试验方法 |
60 | 送审 | 非充气弹性支撑轮技术要求 |
61 | 复审 | 非燃油相关车用部件及材料蒸发性污染物排放测试方法 |
62 | 送审 | 乘用车用氛围灯技术要求 |
63 | 送审 | 汽车内饰玻璃材料 光老化试验 金属卤素灯法 |
64 | 立项 | 乘用车电液式主动悬架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 |
65 | 送审 | 乘用车倒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
66 | 送审 | 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台架性能匹配试验规范 |
67 | 复审 |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68 | 立项 | 铝合金螺柱焊接(SWS)技术规范 |
69 | 立项 | 铆接接头疲劳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70 | 立项 | 热固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弹簧技术条件 |
71 | 复审 | 汽车用可热处理碳素钢板和钢带 |
72 | 复审 | 汽车用薄钢板表面波纹度试验方法 |
73 | 复审 | 非调质钢及其制品平均晶粒度检验方法 |
74 | 送审 | 汽车用金属材料断裂应变测试方法 |
75 | 立项 | 乘用车智能底盘融合控制功能道路测试方法 |
76 | 立项 | 驾驶员在环智能底盘融合控制功能虚拟测评方法 |
77 | 送审 | 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 |
78 | 复审 |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效能快速评价及试验方法 |
79 | 复审 |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制动效能恒定性试验方法 |
80 | 复审 |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平顺性的评价及试验方法 |
81 | 复审 | 能量回馈式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82 | 复审 | 能量回馈式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耐久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83 | 复审 | 能量回馈式整车动力学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84 | 复审 | 能量回馈式整车动力学控制系统耐久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85 | 送审 | 越野汽车断开式电驱动桥总成技术条件及台架试验方法 |
86 | 送审 | 越野汽车分动器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87 | 送审 | 重型越野汽车用闭锁式液力变矩器 |
88 | 立项 | 驾驶员嗜睡水平测试评价方法 |
89 | 立项 | 汽车智能座舱大模型意图理解及执行能力测试与评价方法 |
90 | 立项 | 座舱主动服务能力评价规范 |
91 | 送审 | 汽车集成电路匹配电气及电子部件辐射抗扰度试验方法 |
92 | 送审 | 乘用车车身控制器信号质量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