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社会团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团体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阳虚证疗效评价规范》《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发布公告
2024-06-24


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进程,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肾阳虚证疗效评价规范》《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的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发布审查,审查结论为同意立项,经学会办公会审批,现予以公告。

4d675b7ec2ace69fe2a046cea74dd1f5.jpeg

1.《肾阳虚证疗效评价规范》简介

证候是对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及病势等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肾阳虚证是中医常见基本证候之一。现有肾阳虚疗效评价标准多基于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设计,尚无普适性肾阳虚证候的疗效评价标准,证候类新药研发和临床疗效评价无适合的标准可依。本课题组基于前期研制《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通过“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主客观指标结合”、“医患共评结合”三维度混合研究方法,形成《肾阳虚证疗效评价规范》,为证候类新药研发和中医临床科研提供评价工具,同时为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思路与方法。

04cac2fe7081053003279bbb83ec57b5.png

2.《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简介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写目的在于规范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医师提供中医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指南于2021年12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研制程序和方法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制定方案(试行)》要求执行。本指南制定的文献研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收集和评价,参照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和共识会议,同时开展了同行适用性评价及方法学专家的质量评价,广泛征求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药学、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专家意见,保证了指南的实用性、规范性、科学性及可行性。

6e40181f2ed807b878e6feeb4e5882d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