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解读 | 想实现智能驾驶的“完全体”?车、路、云要先“对齐颗粒度”!(下)
2024-05-23
|
在上篇内容中我们提到,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是汽车(车)、道路(路)和云计算平台(云)相关信息充分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因此,系统中不仅需要有车-云交互,同时也需要进行车-路、路-云之间的数据交互。为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3部分:路云数据交互规范》就是对车云数据交互规范的重要补充。它规定了路侧基础设施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规则,确保道路信息的准确传递和高效处理,为智能交通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标准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中云控基础平台(本文件中简称“云端”)与路侧基础设施之间数据交互的总体架构、数据类型、传输规则以及云端与RSU、云端与RCU之间的数据交互协议。简单来说,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大脑”的云控系统,可通过互联网与道路上的设备(比如交通灯和摄像头)进行交流。标准将“大脑”和道路设备之间如何交换信息的规则和方法,包括连接的整体设计、交流的信息种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及用来确保信息正确传递的共同语言进行了规范。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项标准的落地将意味着提升车辆对环境更全面的感知:路侧设备可以对路网交通状态进行精准感知,再通过车-云交互,实现车-路-云闭环“交流”。同时,可以对交通更加智能地控制,基于路侧设备感知到的交通状态信息,甚至可以预测交通状况的变化以规划出更加合理的出行方案,极大提升出行效率。
系列标准通过提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架构、数据交互要求、场景服务及质量、安全、测试等要求,支撑车路云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基础数据互联互通,保障基础设施共享共用,促进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组成要素的建设。本系列标准拟分为9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