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社会团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团体
中铁十九局主编的《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顺利召开
2025-07-11

  2025年7月10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智能建造分会统筹,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在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召开。

20a17751296f47e08f956299a9093e62~tplv-tt-origin-web_gif.jpeg

  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勇生主持,开场首先介绍了到场的各位嘉宾与专家,现场专业氛围浓厚。在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后,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总经理管振祥致欢迎词,他对各位专家及行业同仁的莅临表示诚挚欢迎,强调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技术标准化意义重大,专项技术规程的制定将为这类复杂桥梁建造提供系统性技术指引,为会议奠定了务实而深远的基调。

  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业内多位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审查组,他们分别是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丁望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原副主任胡雄伟、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院副总工程师邹永伟、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行业重点实验室杨飞、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宏波,共同对《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大纲稿进行审查。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崇左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铁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参会代表,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会议召开前期,标准编制组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集中办公。编制组收集、梳理了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总结了该类型桥梁建造的工程实践经验,并结合其技术成果,完成了大纲稿的编制。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旨在保证该标准具备安全适用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质量合格性以及节能环保性。

 在大纲编制情况汇报环节,中铁十九局集团的褚玉生老师详细阐述了标准的编制工作情况、项目背景与编制意义。他指出,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由于结构形式新颖、施工难度大,现有标准难以全面覆盖其建造需求,而这项专项规程的编制,将填补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工程实践提供精准指导,同时助力行业实现技术升级。

 大纲审查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编制说明及大纲展开了深度研讨,焦点问题直击标准核心。针对标准题目,专家建议进一步斟酌表述,确保既能精准体现 “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 三大核心特征,又能兼顾术语规范性与行业辨识度;关于适用范围,与会专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需明确规程对不同跨度、不同地质条件下该类型桥梁的覆盖边界,避免标准适用出现模糊情况。胡雄伟专家特别强调,要以此次标准编制为契机,扩大协会标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同时推动中铁十九局建立系统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将单点技术优势转化为全产业链的标准话语权。讨论中,专家们还就技术指标设定、施工工艺要点等细节逐一提问,编制团队现场逐一回应,形成了多项建设性共识。大纲审查研讨结束时,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孙鸿雁对讨论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他表示,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精准且深刻,为标准的完善指明了清晰方向,对提升标准质量、推动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技术走向规范化意义重大。他代表编制组衷心感谢专家们的专业指导,并明确后续将仔细研究所有意见建议,切实将其融入标准编制中,让标准更契合工程实际。

 最后,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华林作会议总结发言。他肯定了本次会议的务实成果,并着重强调了三项关键要求:一是强化标准编制的规范性,从术语定义到技术流程均需严守行业规范,确保逻辑严谨、表述精准;二是注重必要专利融合,合规梳理核心技术专利,实现创新与规范协同推进;三是提升国际化视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增强标准的国际兼容性与认可度。同时,郑主任明确了后续大纲修改完善的方向,要求编制组尽快推进完善工作,为规程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画上了阶段性句号。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编制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与落地,不仅将为该类型桥梁的安全高效建造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更将推动我国桥梁工程技术在复杂结构领域树立新标杆,助力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