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杵”定音!团体标准《耳鸣杵针技术操作规范》 通过专家审定
2025-07-10
|
近日,由广西护理学会提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牵头的团体标准《耳鸣杵针技术操作规范》通过了专家审定。 应用背景 据悉,人群中耳鸣的患病率为10%~15%,其中存在临床问题的占2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成人慢性耳鸣约0.5%~3%,我国约有2亿人受到耳鸣影响。 杵针技术创新点 团体标准《耳鸣杵针技术操作规范》分析耳鸣实证和虚证的常见证候,包括外感风邪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虚弱证,整合耳穴与全身经络对应关系,根据不同证候精准定位耳鸣每种证候的穴位选择。通过特制的杵针,采用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等手法,刺激人体体表各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同时明确不同手法的施术时间,提高耳鸣治疗疗效。 杵针技术化解耳鸣“痛点” 杵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法,以“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为核心特点,仅通过特定手法包括点扣、开阖、升降等按压穴位,避免传统针刺的出血、感染风险,显著降低患者恐惧感,尤其适合耳鸣等头面部敏感部位的治疗。使用杵针治疗耳鸣时根据患者的证型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能够气血通、经脉通,从而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行气活血,以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审定会现场 来自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等单位专家在听取了标准起草单位的标准起草情况汇报后,对标准逐条逐款进行了认真审定,一致认为团体标准《耳鸣杵针技术操作规范》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耳鸣杵针技术操作的相关资料,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这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规范耳鸣杵针技术操作要求,推动耳鸣杵针技术操作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审定会现场 广西标准化协会黄林华高级工程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副院长李铭、李容华主任医师、龙秀红主任护师、凌艳燕主任护师、莫之光副主任医师、罗芬副主任护师、王艺副主任护师、丁丽云主管护师,桂林市中医医院彭志华主任护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惠灵副主任护师,柳州市中医医院覃佩莎副主任护师,梧州市中医医院区淑妙主管护师、广西护理学会刘娜护师等编制工作组成员参加了此次团体标准审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