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2-17
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团体标准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工信部科函[2025] 19号),T/CSAE 296-202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B类设备的通信协议一致性要求及测试》、T/CSAE 295.1-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1部分:系统组成及基础平台架构》、T/CSAE 295.2-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2部分:车云数据交互规范》、T/CSAE 295.3-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3部分:路云数据交互规范》、T/CSAE 295.5-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5部分:平台服务场景规范》、T/CSAE 301-2023《汽车压铸件孔隙率测定方法》、T/CSAE 309-2023《智能网联汽车 城市道路场景无人化测试 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7项CSAE标准入选。 标准介绍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B类设备的通信协议一致性要求及测试》 T/CSAE 296-2023 本标准由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牵头研制,是实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的基础类技术标准,是向公共领域推广无线充电技术的指导规范。一方面,给出了无线充电系统具体可落地的通信规范,包括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地面端通信控制单元(CSU)与车载通信控制单元(IVU)之间的通信流程、通信报文格式和内容;另一方面,提出了开展无线充电通信协议测试的方法,包括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一致性测试要求以及一致性测试内容。 本标准的发布明确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全产业链,包括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检测机构等,得到了广泛认可及采用,有效解决了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降低了研发和运营成本,简化了认证过程,提升了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苏州安洁无线、天津速动未来、亿创智联(浙江)、深圳拓邦等公司通过应用该标准,极大的缩短了产品研发进度,据测算,平均降低成本10%-30%,年节约成本达75-200万元,帮助增加销售额达10%-30%。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系列标准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系列标准旨在建立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基础数据、系统组成、基础平台架构、车路云数据交互、云控服务及建设所需的技术标准。本系列标准的建设,将促进基础数据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共享共用,打通云控应用的生态建设,开发人员可通过API接口为各类用户定制化开发相关应用,对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形成标准化的指导方案。 T/CSAE 295.1-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1部分:系统组成及基础平台架构》规定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定义、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云控基础平台架构及功能和云控应用功能分类。 T/CSAE 295.2-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2部分:车云数据交互规范》规定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终端与云控基础平台之间数据交互的总体架构、数据类型、传输规则以及车端与云端的数据交互协议。 T/CSAE 295.3-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3部分:路云数据交互规范》规定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云控基础平台与路侧基础设施之间数据交互的总体架构、数据类型、传输规则以及云端与RSU、云端与RCU之间的数据交互协议。 T/CSAE 295.5-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5部分:平台服务场景规范》规定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服务场景与内容,包括系统架构、平台服务、服务方式、系统相关设备要求、通信要求及安全要求。 本系列标准中,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架构、数据交互以及服务场景等要求已在重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项目、天津宝坻车路云一体化网联信控式公交示范项目、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示范项目、鄂尔多斯康巴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项目等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支撑了多家示范区的设计规划、建设方案等。 天津宝坻车路云一体化网联信控式公交示范项目中,通过路侧环境感知和融合计算、路侧信号灯上报,实现对智能网联公交车提供协同感知网联信息服务、协同规划决策建议以及实时监管等服务,包括弱势交通参与者及标识标牌信息下发、最优车道建议、公交优先、绿波车速引导、全局路径规划及驾驶行为决策等功能服务,有效提升公交的运行安全性,且比之前通勤效率上提升47%。 鄂尔多斯康巴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项目中,结合路侧感知数据、信号灯数据等,云控平台实现弯道提醒、弱势交通参与者提醒、盲区汇入车辆预警、信号灯信息提示、GLOSA、临时停靠、异常低速、绿灯起步提醒、占道施工、信号灯信息提示、异常停车、超速、逆行、紧急制动、匝道汇入、异常事件换道决策等场景预警和决策下发功能,并为L4级别的网联公交提供信息数据服务。 《汽车压铸件孔隙率测定方法》 T/CSAE 301-2023 T/CFA 0106012-2023 《汽车压铸件孔隙率测定方法》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铸造协会联合制定发布,旨在统一规范汽车压铸件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填补标准空白。随着汽车轻量化和高性能需求的增加,压铸件在汽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孔隙缺陷(如气孔、缩孔等)会影响其力学性能。该标准明确了孔隙率的测定流程,包括样品制备、仪器选择、测定步骤和报告要求,适用于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压铸件。通过科学的测定方法和精度控制,本标准有助于提升压铸件质量,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进程。 标准发布后被广泛应用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美通用以及上汽集团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企业中。国内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用此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产品缺陷得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智能网联汽车 城市道路场景无人化测试 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 T/CSAE 309-2023 本标准基于公开道路实际运营接管情况,深入分析自动驾驶关键脱离场景,在GB/T 41798-2022《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基础上,针对无人化测试特点,围绕车辆的基础能力、脱困能力、故障处理能力、网络安全能力,系统梳理形成一系列典型封闭场地试验场景。 本标准参考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无人化三阶段测试方法(副驾有人、后排有人、车外远程),创新性提出从车内有安全员和车内无安全员两个阶段开展无人化测试,所有试验项目应通过车内有安全员测试后,方可开展车内无安全员测试。 典型场景试验项目:远程协助停车、副驾驶制动、左转遇对向直行车流、变道汇入直行车流、摩托车切入、非机动车混行、近距离起步、他车逆行、道路施工、特殊窄路、主传感器失效、线控失效、电源失效 网络安全试验项目:车云通信安全性测试、车上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性测试、车内网络访问控制测试、C-V2X直连通信安全性测试 标准发布后,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立项在研的北京地方标准20241034《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地试验技术规范 第1部分:乘用车》,无人化试验部分参考本标准部分内容编写。多家“国家质检中心”应用本标准对无人化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功能测试,如中公高远、襄阳达安、招商车研、信通院等单位依据此标准为百度、小马智行、AutoX安途智行等相关企业的无人化车辆提供测试服务。本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各地的无人化应用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服务多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的无人化测试推广。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力推进团体标准化工作,积极构建先进团体标准体系,推动团体标准应用实施,多项标准在引领产业技术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连续7年共计22项CSAE标准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