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团体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团体新闻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核电建设项目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用标准》《塔式起重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程》等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发布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时间:2025-01-16


2024年12月26日,由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核电建设项目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首席总工程师褚波,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异、核工所所长杨远松,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系布所副所长徐国飞,南华大学学院书记王湘江等有关专家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专员刘嫦利主持。


 

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异致欢迎辞,对协会、归口单位、参编单位及各编制组成员参加启动会表示欢迎,对各位专家给予《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表示感谢。

刘嫦利代表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专委会宣读编制组成员,并宣布《标准》编制组成立。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首席总工程师禇波全面介绍了CECS标准化改革与创新的发展历程,以及协会新设的标准相关的奖项。她提出启动会要确定3个事项:第一,定标准化研究对象;第二,定适用范围;第三,定内容框架。并对标准中涉及专利问题的情况如何处理进行说明。她强调好的标准要与上游和下游标准的相协调,内容清晰准确,要求编制组要严格依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导则》T/CECS-1000-2021的要求编写,

主编单位代表汇报了《标准》编制工作情况、编制工作大纲,编制组重点对标准的研究对象、适用范围、框架内容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为《标准》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还讨论了增加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为第二主编单位的事宜。

该《标准》的编制,将规范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的BIM施工应用过程,使核岛安装工程的BIM施工应用更加标准化,为核电项目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应用提供指导。


协会标准《塔式起重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由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塔式起重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蔡成军,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云贵,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锋、助理总裁田均鹏、专家研究员宋银灏,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由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王荣主持。


广联达公司副总裁钱锋代表主编单位致辞,向协会对标准编制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向标准参编单位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表示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将按照协会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标准编制顺利完成。

协会副理事长蔡成军代表协会致辞,肯定标准编制组前期工作,介绍了协会标准化工作的最新情况,并对下一步《规程》编制工作提出新思路,以及高起点、高质量完成的要求。

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王荣宣读《规程》编制组成员名单,宣布编制组正式成立。

广联达智能硬件产品线总经理田均鹏作《智慧塔吊-塔机远程驾驶》专题汇报,详细介绍了广联达在塔式起重机远程驾驶领域的研究成果。

会议集中讨论了编制大纲、标准初稿、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并针对初稿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讨,明确了确定了后续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李云贵作会议总结,对前期编制工作予以肯定,同时提出该《规程》是对现有塔机工作模式变革的探索,研究过程涉及多领域的跨界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提升建筑产业;强调了标准编制的重要性,要求在编制过程中全面调研和深入研究,更好地指导落地应用。

塔式起重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是将前沿科学技术与建筑机械相融合,创新塔机吊装新模式。本《规程》旨在通过规范塔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降低因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协会标准《智能施工全流程管理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由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联合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施工全流程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青岛顺利召开。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归口管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程志军,青岛市住建局节能科技处副处长赵炳伟,清华大学教授马智亮,荣华建设集团总裁赵成福等有关专家,编制成员及主参编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王荣主持会议。

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成福代表主编单位致辞,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荣华建设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发展路径和最新研究成果,强调集团公司将依托实践经验,与各位共同探索智能施工的新路径、新模式,全力推进标准的编制工作。

青岛市住建局节能科技处副处长赵炳伟介绍了青岛市智能建造发展情况,他表示,希望未来能够与各位教授、专家深化合作,共同将本标准的高新成果引入青岛的建筑业,通过在实际建筑场景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建造成本,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程志军肯定了编制组提交的编制工作大纲、编制初稿和前期筹备工作。同时要求各参编单位尽职尽责,严谨务实地完成标准编制工作,为推动智能施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海生代表编制组介绍了《标准》的立项背景及意义、编制大纲、主要技术问题、标准工作计划等内容。

智能建造已成为推动建筑业转型的有利抓手,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智慧工地、智能施工装备等也逐步推广应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下,各参与方与各技术、装备等要素间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协同机制,导致不同智能施工技术间的兼容性差,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整体应用效能较低。本《标准》将有效规范智能施工管理体系框架,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施工装备在施工过程中的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协会标准《桥梁索杆检测与监测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由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检测”)主编,同济大学、湖南桥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单位参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桥梁索杆检测与监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行业有关专家、主参编单位代表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学军主持。
 

▲专家组与编制组代表合影


张学军对标准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并提出具体要求,并代表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宣布《标准》编制组成立。

会上,主编单位市政检测总工程师杨军向专家组、编制组汇报了《桥梁索杆检测与监测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工作大纲、编制组任务分工、编制进度计划和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及参编单位代表充分肯定了主编单位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并结合各自的工作经验及行业发展趋势,对标准的编制方向及具体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就编制工作大纲的内容、深度、编制分工、进度计划安排达成了一致意见。

《标准》编制组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严格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要求,稳步推进《标准》编制工作,早日完成《标准》的颁布实施工作。该《标准》将为我国大跨缆索体系桥梁运维养护工作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保障缆索桥梁长效安全服役,为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长期以来,市政检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的作用,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实力,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得到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创新技术产业化、标准化、行业化。未来,市政检测将不断深入开展桥梁检测、监测和加固等领域技术交流、合作与研究,做好相关技术服务,为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