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标准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解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聚焦绿电铝再生铝融合,开启绿色低碳评价新篇章
T/CNIA 0245-2024《绿色低碳铝评价导则及追溯指南》标准解读
发布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4-12-12


1前言

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从“能耗双控”转为“碳排放双控”也是我国基础工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转变。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处于加速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电解铝行业高额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迫使该行业的电力结构持续优化。面对碳排放逐渐成为“贸易武器”的国际形势,我国铝产业需要利用好政策过渡期,筛选低碳产品,准确定义该类产品并开展评价。为此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有色标委会”)组织开展了T/CNIA 0168-2022《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导则》标准的制定工作,以生产用电为突破点,明确界定绿电铝产品属性,客观核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推行绿电铝标识制度。绿电铝概念的提出积极响应了低碳发展的需求,评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绿电铝评价严格限定铝电解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力必须百分百使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绿色清洁能源,这些绿色电力的排放因子为0,绿电铝产品间接排放为0,其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不超过1.83 t CO2e(此为行业统计数据的上限值)。也就是说,绿电铝产品是高载能低排放的绿色产品。“绿电铝”作为“最绿”的电解铝产品选择,帮助有绿色原材料采购需求的企业“一步筛选”产品绿色属性,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材料性能、质量安全等关键指标上。

绿电铝评价的推广和认可也在行业内树立了一个低碳发展的标杆和示范,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但推动整个供应链上的绿电铝应用以及价值传递方面仍存在挑战,需要制定更加明确、更加清晰的传递路径和追溯路线。而铝的再生利用是全球公认的实现铝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是保持铝资源稳定和供应平衡的关键;绿电铝强调使用绿色电力,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再生铝则是通过将废铝分类回收和再加工获得新的再生铝及铝合金,具有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优势,将绿电铝和再生铝相结合,可以实现绿色低碳铝生产的双重环境效益,即降低碳足迹值和减少资源消耗。有色标委会及时组织了相关评价标准的研制,T/CNIA 0245-2024《绿色低碳铝评价导则及追溯指南》已于2024627日获批,于9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铝行业继T/CNIA 0168-2022《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导则》之后,对铝加工产品绿色低碳属性进行评价的标准。

2标准化对象的确定

标准中规定评价和追溯的铝产品名称为“绿色低碳铝”。“绿色铝”和“低碳铝”通常是市场上销售方为突出自己产品额外的环境友好属性、碳足迹值低的特点而产生的营销名称,国内国际上均没有明确定义满足何种要求、符合哪些条件的产品,可以被称为“绿色铝”或“低碳铝”。结合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将绿电铝和/或再生铝原料熔铸之后的首个商业产品定义为“绿色低碳铝”,即铝及铝合金圆铸锭(铝棒)、扁铸锭、铸轧带、各类压铸件等,对这些产品进行评价,即图1虚线框中的产品;对以该产品为原料或坯料的各级铝产品(含终端产品),比如板带箔材、管棒型线材、锻件等进行追溯,即图2虚线框中的产品。

 1733966996910.png

图1 绿色低碳铝的评价边界及目标产品

 1733967030582.png

图2 绿色低碳铝追溯的系统边界及目标产品

3评价和追溯的依据及程序

3.1主要评价指标确定依据

标准研制过程中调研了山东宏桥、山东创新、云南神火、山东南山、河北立中、南都铝业、大正铝业、上海巨合、永臻科技、华建铝业、新疆众和、江苏鼎胜、青海鲁丰、四川中孚、浙江永杰等诸多国内典型的绿电铝生产企业、铝加工企业、再生铝的回收和使用企业。

针对再生铝原料相关的内容,企业实际生产时,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确定某一批次的产品再生铝比例,全年统计下来同一批次的再生铝比例几乎恒定,因此企业按需、按不同生产批次评价即可,这样既能简化双方工作流程,也能使不同的产品体现出不同的碳足迹值;同时为提高再生铝行业的低碳发展,提高再生铝产品的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水平,要求企业入炉的再生铝应全部符合再生铝原材料标准。针对原生铝相关的部分,允许绿色低碳铝产品熔铸环节的原材料加入少部分火电铝,因为原材料中使用较多的再生铝和少量的火电铝也可满足下游低碳属性的要求。

结合调研内容,最终确定了评价指标制定原则:一是绿色低碳产品只规定原材料(即绿电铝和再生铝)使用情况,以此来控制最终产品的碳足迹值在某一较低范围,不规定具体碳足迹值。二是为了保证更多企业的绿色低碳铝产品能够被识别和评价出来,为绿色低碳铝产品设定两个级别,同时严格筛选、限制非绿色原材料的使用和添加。因此结合各企业的实际生产和下游客户需求,将绿色低碳铝分为优选级Ultra普通级Normal)两类:

1)优选级指的是仅添加绿电铝和/或再生铝原料的产品;

2)普通级有少量非绿电原铝添加,但其质量百分比不大于30%,即1733967134864.png(式中mambmc分别为再生铝、绿电铝原料、原铝中非绿电铝原料的投入量,单位为吨)。

3.2评价和追溯程序

绿色低碳铝的评价申请需要对申请主体及申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进行审查,即经过基本资料审核——材料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等环节,各项均合格后方可通过评价获得绿色低碳铝评价证书。这些要求旨在推动铝行业的低碳转型,通过规定绿色低碳原料的方式,降低铝产品的碳足迹,并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获得评价证书的产品,若具备评价机构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碳足迹证书或碳足迹报告,也可将相应的碳足迹数值标注于评价证书中。具体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1733967207757.png 

图3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流程示意图

而针对追溯程序,生产流通链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贸易商等)都应记录并传递发生在绿色低碳铝产品的生产流通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确保绿色低碳铝产品的可追溯性。生产、销售、采购绿色低碳铝产品的企业,交易双方应在绿色低碳铝评价平台上传对应产品的采购、交收和使用证明,采购绿色低碳铝用于生产的企业可得到溯源证书,保证了追溯程序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4评价标识和追溯标识

绿色低碳铝的产品代码采用字母前缀、入炉原料百分比以及对应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组合的方式来表示。

前缀U-GLAUltra green & low-carbon aluminium缩写,代表优选级绿色低碳铝,N-GLANormal green & low-carbon aluminium缩写,代表普通级绿色低碳铝。

小数点前的数字表示铝材料(不包括中间合金、成分添加剂及熔剂等辅助材料)投入量中再生铝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wa,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铝材料(不包括中间合金、成分添加剂及熔剂等辅助材料)投入量中绿电铝的质量百分占比wb。评价标识和追溯标识示例如下。

示例1:

铝材料投入量中再生铝原料总占比为42%,原铝投入量占比58%,其中80%为绿电铝的,符合YS/T 67要求的变形铝及铝合金圆铸锭标记为:

变形铝及铝合金圆铸锭—N-GLA42.46—YS/T 67

 

示例2:

使用了“变形铝及铝合金圆铸锭N-GLA42.46—YS/T 67”为原材料生产的符合YS/T 773要求的太阳能电池框架用铝合金型材,追溯标识为:

太阳能电池框架用铝合金型材—N-GLA42.46—YS/T 67—YS/T 773

5国内外主要低碳铝相关品牌情况

  之前,国内外尚无其他此类型的标准,缺少对绿色低碳铝产品的明确界定方法和定量指标。调研过程中了解的国际上绿色、低碳铝及铝合金产品的品牌、原料使用和碳足迹情况如下:

(1)诺贝丽斯

  诺贝丽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铝回收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公司的使命和核心。过去10年里,公司投资7亿美元打造回收能力,通过回收利用保留了铝合金的价值,在公司产品组合中更多使用回收利用的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环境效益,产品中回收材料占比59%。诺贝丽斯碳减排路径主要是从其四大重点业务板块(铝罐、汽车、航空、专用材料)中逐步开展。

(2)海德鲁

  海德鲁公司70%以上的铝是通过水力发电生产的。在产品技术方面,为了减少下游企业碳足迹,海德鲁于2019年推出其低碳铝品牌CIRCAL和REDUXA,同时取得ISO 14064认证。承诺该产品碳排放最高为4kg CO2/ kg Al。低碳铝适用于汽车、建筑、包装等各个领域。在建筑型材方面,海德鲁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建筑系统供应商,包括节能屋顶、外墙和窗户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交付第一批海德鲁4.0和海德鲁75R系列金属,低碳足迹有目共睹,消费后废料再生成分达到75%以上。

(3)肯联铝业

  肯联的目标是实现铝罐80%以上回收,2025年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25%,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4)俄铝

      2017年11月2日,俄铝推出其崭新的低碳铝品牌“ALLOW”,该品牌个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业内碳足迹的平均值。ALLOW品牌的低碳铝平均吨铝碳足迹为2.4吨二氧化碳当量,符合不断变化的低碳铝市场需求,比全球约12吨的平均水平低数倍。

(5)美铝

  美铝的铸造作业回收外部购买的废料。EcoDura铝至少由50%的废铝,包括来自有认证来源的清洁废料,以确保产品没有质量问题。2020年,美铝在全球业务中消耗了大约12.3万吨废铝。美铝一直致力于提高瓦力克生产的铝板带的可回收含量,2020年的可回收含量为38.3%,同比上升9.9%。

  诺贝丽斯、海德鲁、联肯铝业、俄铝、美铝、魏桥、中铝等虽有低碳铝品牌(见图4),但均为商业行为,是突出自己产品额外的环境友好属性、碳足迹值低的特点而产生的营销名称,国内国际上均没有明确定义满足何种要求、符合哪些条件的产品,可以被称为“绿色铝”或“低碳铝”。本标准的相关技术内容可以覆盖美铝、诺贝利斯、海德鲁等国内外主流铝材生产企业的绿色低碳铝品牌的产品,同时给出明确定义和具体的定量方案。

1733967863252.png 

图4 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低碳铝品牌及其绿色属性

6标准实施的意义

中国的电解铝产业在规模上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早已形成,且逐渐趋顶。2023年,我国电解铝年产量已达4159万吨,据估算,其中有25%以上使用绿色电力生产;2023年我国再生铝产量已接近千万吨,根据《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将达到1150万吨。再生铝将是中国铝工业未来重要发展的领域。将绿电铝和再生铝相结合,可以实现绿色低碳铝生产的双重环境效益,即降低碳足迹值和减少资源消耗。绿电铝和再生铝均具备毋庸置疑的绿色低碳属性,且无可替代,二者的融合发展将是铝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低碳铝”的提出适逢其时。

(1)先进性:该标准综合考虑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不仅关注绿色低碳铝产品本身的碳排放情况,还注重对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进行评估和追踪。通过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能源使用等多个环节的综合考虑,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得以全面把控,推动铝行业加快低碳转型进程。

(2)创新性:该标准针对铝行业的特点,提出了绿色低碳铝评价导则及追溯指南的框架和方法,具有创新性。通过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追溯指南,绿色低碳铝生产企业及利益相关方在平台上注册并登记绿电铝、绿色低碳铝交易情况,确保铝行业不发生碳泄露。通过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度的提高,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监督,推动了绿色低碳铝产业的发展。

(3)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绿色低碳铝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可以促进产品销售和出口,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等措施,企业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社会效益:该标准的实施可以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首先,通过推广绿色低碳铝产品,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水平提高,提高社会公众低碳发展意识。其次,通过推动铝行业的低碳转型,可以显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为铝产业链上下游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