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团体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团体新闻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微机电系统大气电场仪应用技术规程》《铁路隧道明挖法技术规程》
发布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时间:2024-09-03


2024年8月10日,由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飞龙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微机电系统大气电场仪应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审查会在成都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主参编单位相关代表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红文主持。

会议组成了以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小青为组长的审查专家组。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华致欢迎词。编制组向各位审查组专家详细介绍了标准的编制情况、章节主要内容、重点审查内容等。审查组专家在听取了编制组汇报后,逐章逐条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认真细致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审查专家认为《规程》的编制对微机电系统大气电场仪的技术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微机电系统大气电场仪的技术应用提供了依据,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填补了微机电系统大气电场仪技术应用空白。审查专家组经过讨论,一致同意《规程》通过审查,建议编制组按审查意见对《规程》修改完善后,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


《铁路隧道明挖法技术规程》


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铁路隧道明挖法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送审稿审查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薛光桥、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培峰、隧道院总工程师孙文昊、隧道院副总工程师焦齐柱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铁道分会主持。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负责人宣贯了当前协会对标准管理工作的审查要点,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明确了《规程》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导则》T/CECS 1000-2021进行编制。

会议成立了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王明年为组长的9人审查专家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专家组认为,《规程》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要求,同意通过审查。

《规程》全面总结了明挖法隧道工程实践经验,统一了铁路明挖法隧道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要求,有利于提升铁路明挖法隧道建设水平。本标准的制定用于指导铁路明挖法隧道建设,可大幅提高铁路明挖法隧道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铁路明挖法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



《铁路盾构法水下隧道设计标准》


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铁路盾构法水下隧道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副总工程师薛光桥、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培峰、隧道院副总工程师何应道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铁道分会主持。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薛光桥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词,对协会、各位专家及各参编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段伟介绍了标准编制工作情况。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前协会对标准管理工作的审查要点,强调了标准编写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明确了《标准》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导则》T/CECS 1000-2021进行编制。


会议成立了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王明年为组长的9人审查专家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介绍和有关技术内容说明,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与会专家认为,《标准》编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满足审查要求。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填补了我国铁路盾构法水下隧道设计标准的空白,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本标准全面总结盾构法水下隧道工程实践经验,统一了铁路盾构法水下隧道勘测、设计、施工监测、环境保护、运营期监测与安全保护等要求,有利于提升铁路盾构法水下隧道设计水平。《标准》的制定用于指导铁路水下盾构法隧道的设计和建设,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经济合理等要求为目标,大幅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铁路水下盾构法隧道的建设。


《城镇民用建筑安全事件后应急鉴定技术规程》

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镇民用建筑安全事件后应急鉴定技术规程》审查会在上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有关负责人,上海建科集团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王卓琳,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所所长李占鸿、总工郑士举,参编单位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了本次审查会。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汉昆主持。

会议成立了以湖南大学教授陈大川为组长,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李晓东为副组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施敬林,同济大学教授胡克旭,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孙彬,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刘汉昆,东南大学教授冯德成共7位专家组成的审查专家组。

郑士举代表编制组向各位审查组专家详细介绍了标准的编制情况、章节主要内容、重点审查内容等。审查组专家在听取了编制组汇报后,逐章逐条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认真细致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审查专家组认为,该标准对民用建筑安全事件后的应急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为安全事件后快速判断建筑结构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标准内容完整、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创新提出了爆炸、气象灾害、机械撞击后结构安全应急评估的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审查专家组经过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