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9-17
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联合牵头研制的《全固态电池性能建模仿真技术导则》团体标准已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标准制修订管理方法》有关规定通过立项审查,现正式列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研制计划,起草任务书编号为2025-037。 标准研制背景及意义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固态电池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展现出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优的安全性能和更长的循环寿命等显著特点。然而,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性能评估和测试验证标准的缺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该标准建立在多年积累的电池仿真技术基础上,融合了电化学模型、热模型、力学模型等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技术的最新成果。同时,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虚拟测评方法在电池领域的实践经验,确保了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该标准的实施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统一的虚拟测评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实物测试次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测试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标准化的测评流程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技术标准的建立将促进产业链协同,推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 标准研制主要内容 《全固态电池性能建模仿真技术导则》标准研制围绕固态电池性能评估的关键需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虚拟测评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标准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包括电化学-热-力-副反应耦合模型等先进技术,并通过严格的模型验证确保测评结果的可靠性,为固态电池研发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虚拟测评方法。 参编单位征集 标准项目已启动参编申报,诚邀行业内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共同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的标准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