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发布时间:2025-09-01
2025年8月30日,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中绿盟”)组织了对油气地球物理钻井岩心实验室地震参数测试系列标准进行宣贯的会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西部勘探所新技术方法部的李闯主任受邀为80余人做了《油气地球物理钻井岩心实验室地震参数测试系列标准及其制定》重要报告。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不断向超深层(埋深>6000米)迈进,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区域的超深层碳酸盐岩已成为勘探现实领域与战略准备领域。据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地质剖面显示,当地超深层油气藏埋深普遍突破7000米,部分区域达12000米,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地球物理技术提出极高要求。 国外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条件远不及我国西部深层复杂,可借鉴的技术甚少,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尽管“十三五”期间我国在深层碳酸盐岩领域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如研发光电联合全频段岩石物理弹性参数测试系统、创新曲波变换噪音压制技术等,显著提升了岩溶缝洞储层预测精度,但行业内仍存在地震响应机理不明、储层定量预测缺乏依据、超深层弱信号成像难等五大关键技术问题,亟需通过统一标准规范测试方法、统一技术指标,破解“数据不兼容、结果难复用”的行业痛点。 此次发布的3项团体标准,分别为《高频岩石物理实验及孔隙结构参数估计方法》《数字岩芯图像的二值化处理方法》《低频振源岩石物理频散衰减测试方法》,其针对超深层碳酸盐岩勘探的核心技术瓶颈逐一突破,形成覆盖“实验测试-数据处理-储层表征”的完整技术体系。 此外,围绕超深层弱信号成像、多次波压制等剩余技术问题,1项团体标准正加速编写,2项企业标准已启动立项,未来将形成更完善的标准体系。 系列标准的落地应用,已在多个油气勘探区块显现实效。在塔里木盆地塔东肖探1井区,标准指导下的“非串珠” 储层预测技术,打开了当地油气勘探新局面;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反演中,考虑频散因素的反演结果比传统方法更精准,有效降低井反演多解性。 从行业价值来看,标准的统一使石油工业数据匹配兼容性显著提升,油气藏地震表征精度大幅提高。据测算,若将储层钻遇率提高5%,预计我国油气各级储量可增加2%以上,相当于新增探明储量2.3亿吨、资源量11.2亿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为加速标准推广,中石油西北分院正通过“团标转地标、团标转企标”双向路径扩大影响力。此外,团队还通过政府行业会议介绍、科研项目应用、学术论著引用、单位官网及公众号宣传等多场景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