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11
2025年8月7日,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在成都组织召开了《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互动减碳效益评估导则》《配电网台区低电压电化学储能治理与配置技术规范》2项团体标技术准评审会。来自天府永兴实验室、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共同为两项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实用性把关。 会上,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标准起草单位就两项标准的编制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及应用方向进行了详细汇报。《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互动减碳效益评估导则》首次明确了灵活性资源(如储能、虚拟电厂、可调节负荷等)在电力系统中的减碳效益量化方法,提出了“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减碳效益评估模型,提出动态碳排放因子曲线计算方法,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场景下的碳减排量化提供了统一技术框架。该标准的实施将助力灵活性资源(如储能、虚拟电厂)实现从“经验调度”到“量化管理”的转型。《配电网台区低电压电化学储能治理与配置技术规范》则针对农村电网及老旧城区低电压治理难题,创新提出“面积法”筛选治理目标,制定了电化学储能的选址定容、控制策略及安全运维要求,填补了国内台区级储能治理标准的空白。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提升配电网末端供电可靠性,助力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就地消纳。 评审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围绕标准条款的逻辑性、技术参数的合理性及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展开质询与讨论。专家指出,两项标准紧扣“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在灵活性资源价值量化、储能与配电网协同优化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标准技术路线清晰、内容科学实用,同意通过评审。同时建议起草组将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并向社会发布。 下一步,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将继续推动相关专业领域从“经验驱动”向“标准引领”转变。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