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标准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解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解读|T/CSAE 440-2025《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
发布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6-27


前言:商用车是支撑社会运转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物流效率、工程进度与民众生活。但长期以来,商用车应用场景缺乏统一规范,企业各自为政,市场产品繁杂,研发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在 “双碳” 目标下,商用车成为减碳关键,建立适配碳排放核算的场景分类标准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团体标准应运而生,对推动商用车行业规范化、绿色化发展意义重大。

一、编制背景

在《商用车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1.0》编制的过程中,业界提出了不少关键问题,比如 “不同企业对同一场景的定义颗粒度不同,如何避免研发资源重复投入和车型冗余?是否导致客户选车成本上升?” 这些来自行业内部的声音,充分反映了明确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定义的迫切性。

由国汽(北京)汽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行业内12家科研机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9位专家建立了工作组,联合起草了《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该标准在路线图 1.0 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定义方法,将关键技术参数相似的商用车进行系统归类,最终确定了26个典型应用场景。标准的发布凝聚了整个行业的力量,体现了行业内的共同需求和广泛共识。

二、标准核心内容深度剖析

1、适用范围与原则

标准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商用车整车、零部件、补能基础设施等产业链企业,以及各类研究机构。在产品规划与研发、市场战略制定与应用和产业研究、碳排放核算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遵循合规、中立、通用三大原则。合规原则确保所有场景都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从源头上保证了标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中立原则要求客观、公正地体现场景特点,不偏向任何一种能源或技术路线,为各种技术的公平发展提供了环境;通用原则则规定典型应用场景必须具有市场代表性,要求年销量≥2000 辆,并且各场景销量总和占商用车比重不低于 95%,保证了标准的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使其能够切实反映市场实际情况。

2、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标准采用了混合分类法,以车型分类、功能用途分类为基础。车辆分类参考了GA 802,由车辆规格和车辆结构共同构成。功能用途分为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及客车,相同功能用途的产品功能结构及用途特征存在相似性;在功能用途基础上按照运输对象、行驶特征、车辆拥有者等核心要素进一步细分,形成细分场景,相同细分场景的参数存在相似性。

为了更精准地划分场景,标准结合企业客户需求调研,并借助营运车辆停靠点大数据与地图兴趣点关键词匹配算法模型技术辅助判断车辆使用场景,模型具体方法为:通过采集货车停靠点位置、停留时间等数据,与地图POI关键词库匹配,经算法模型综合分析停靠点频率、时长分布及关联等因素,结合车辆自身参数和行驶特征来界定场景。另外,货物分类参考了GB/T 42820 等国家及行业标准,进一步保证了核心要素的科学性、客观性及真实性。

1.png


图1 车辆停靠点模型计算过程

3、研究结果

从分类结果来看,重型货车包含13个场景,包括长途牵引运输(日均运距1000km以上)、中途牵引运输(日均运距500-1000km)、短途牵引运输(日均运距500km以内)、中途载货运输(日均运距500-1000km)、短途载货运输(日均运距500km以内)、建筑垃圾运输、公路自卸运输、专用运输类场景(危化运输、混凝土运输、清运类)、专用作业类场景(起重运输、清洗、清扫);中型货车有4个场景,包括城际物流、自卸运输、清运类、清洗类;轻型货车4个场景,包括城市物流、自卸运输、清障类、高空作业;微型货车1个场景,为微型货运;大中型客车4个场景,包括旅途客运、定制客运、城市公共客运、学生运输。


2.png

场景分类

《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团体标准的发布,将有效改善商用车企业及研究机构长期面临的场景应用复杂、缺乏一致性、相关参数缺乏参考的问题。在填补国内商用车应用场景标准规范空白的同时,还成为我国现有商用车分类标准的有力补充。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标准将为商用车行业共性技术联合研究、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提供支撑,也将为政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