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自我承诺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的T/CI 034—2023《中国乡村未来社区评价标准》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I》制定。T/CI 034—2023《中国乡村未来社区评价标准》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2023年03月30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765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 邮编 : 100190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I 034—2023 | ||
中文标题 | 中国乡村未来社区评价标准 | ||
英文标题 |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Rural Future Communities in China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40.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词汇)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A00 | ||
国民经济分类 | E4790 其他房屋建筑业 | ||
发布日期 | 2023年03月23日 | ||
实施日期 | 2023年03月23日 | ||
起草人 | 李响、吴利旗、杨有林、郝琴、云振宇、董文俊、马晓蕾、应珊婷、梁柱、王景新、吴敬学、林卡、林聚任、徐旭初、田毅鹏、高启杰、陈力、黄秋平、王金平、薛滨夏、庄晋财、梁艳艳、何俊萍、吉国华、杨永春、齐心、邓大才、刘萌萌、塞尔江·哈力克、章锦河、周卫、焦舰、雷焕贵、王小明、李佳玉、李纯斌、王金霞、杨光、宋靖华、焦胜、吴未、边振兴、黄海静、陈闻喆、马彩虹、陈岚、刘建生、张佰瑞、翟斌庆、仇焕广、唐燕、鲁安东、冯涛、吴吉明、白淑军、何文晶、栗滢超、龙晔、赵洪亮、郜亮亮、李春慧、田建国、林融、郎嵬、杜涛、邢成举、乔通、孙金泉、单卓然、沈费伟、郭金秀、彭鸿绪、黄倩倩、吴怡菲、胡梦霏 | ||
起草单位 | 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政府、世优社(北京)项目管理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北京未来人居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天津农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江苏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山东大学新农村研究中心、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文件提出了乡村未来社区的评价总则、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计算方法等,旨在为乡村未来社区的建设和评价提供指南,包括已建成、新建类、改造更新类的乡村社区。 本文件适用于乡村未来社区通过下述方面证实自愿符合本文件: 1)第一方(自我确认和自我声明); 2)第二方(由乡村未来社区所在地相关政府机构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 3)独立的第三方(由评定机构对其符合性进行认定)。 评价指标设置文化、产业、治理、居住、交通、服务、生态、数字、精神九大主题31项评价指标。 根据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不同需求,指标设置坚持定性与定量、保基本与促提升、抓共性与显特色相结合原则,指标评价要点分为基础类、提升类。其中,基础类评价要点67条,提升类评价要点61条。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3/3/30 5:38:38 | ||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于2023/3/30 5:38:38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3/3/30 5:38:3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