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自我承诺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的T/CI 082—2022《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技术指南》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I》制定。T/CI 082—2022《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技术指南》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2022年10月24日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登记证号 51100000500017650Q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许军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邮编 : 100190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I 082—2022
中文标题   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技术指南
英文标题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mass resources
国际标准分类号   27.01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D4520 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实施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起草人   邵超峰、钱炳宏、刘金鹏、鞠美庭、王晓珺、战雪松、李晓华、师荣光、李维尊、杨 娟、王 鹿
起草单位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智碳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生物质资源类型、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原则与路径、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推荐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生物质资源的转化与利用。
主要技术内容   3.1 
生物质  biomass
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包含除化石燃料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或代谢所产生的有机物质等。主要包括农牧业生物质、林业生物质、城乡有机废弃物等。
[来源:GB/T 30366-2013,2.1.1,有修改]
3.2 
农牧业生物质  agricultural and animal-husbandry biomass
农牧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以及海洋中生产的生物质(3.1)。
[来源:GB/T 30366-2013,2.1.2,有修改]
3.3 
林业生物质  forestry biomass
林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3.1)。
[来源:GB/T 30366-2013,2.1.3,有修改]
3.4 
城乡有机废弃物  urban-rural organic waste
除危险废物外,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生产有机废弃物和生活有机废弃物。
3.5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densified biofuel
通过专门设备将生物质原料压缩成规则形状来增加其密度的固体燃料。
[来源:NB/T 34063-2018,2.5]
3.6 
生物炭  biochar
以生物质(3.1)为原料,在绝氧或有限氧气供应条件下、400℃~700℃热裂解得到的稳定的固体富碳产物。
[来源:NB/T 3041-2016,3.1,有修改]
3.7 
生物质固体肥料  biomass-derived solid fertilizer
以生物质(3.1)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转化生产的固体肥料。
3.8 
沼肥  anaerobic digested fertilizer
以农业有机物经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渣沼液为载体,加工成的肥料。主要包括沼渣肥和沼液肥。
[来源:NY/T 2596-2014,3.1]
3.9 
沼渣肥  digested sludge fertilizer
以农业有机物经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渣为载体加工成的肥料。
[来源:NY/T 2596-2014,3.3]
3.10 
沼液肥  digested effluent fertilizer
以农业有机物经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液为载体加工成的肥料。
[来源:NY/T 2596-2014,3.2]
3.11 
生物炭基肥  biochar-based fertilizer
生物炭与无机物料或有机物料混合,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生产的生物质固体肥料(3.7)。
3.12 
生物炭基无机肥料  biochar-based inorganic fertilizer
以生物炭为基质,添加氮、磷、钾等养分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化学方法和(或)物理方法混合制成的肥料。
[来源:NB/T 3041-2016,3.2,有修改]
3.13 
生物油  bio-oil
以生物质(3.1)为原料,通过直接液化、热裂解等技术生产的初级液体生物质产品。
3.14 
生物乙醇  bioethanol
以生物质(3.1)为原料,通过水解-发酵等技术生产的乙醇。
3.15 
生物柴油  biodiesel
以生物质(3.1)为原料,通过酯交换、酶催化等技术生产的脂肪酸单烷基酯。
[来源:GB 25199-2017,3.1,有修改]
3.16 
生物质燃气  biomass-derived fuel gas
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热化学或生物化学转化产生的可燃气体。
[来源:GB/T 40506-2021,3.3]
3.17 
生物合成气  bio-syngas
生物质(3.1)原料通过直接气化技术,在含氧气化介质的作用下生产的以氢气和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
[来源:GB/T 30366-2013,2.4.10,有修改] 
3.18 
沼气  biogas
生物质(3.1)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厌氧条件下,经厌氧沼气微生物发酵及分解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可燃气体。
[来源:GB/T 30366-2013,2.4.6]
3.19 
生物天然气  bio-natural gas
生物质燃气经重整、分离、提纯等处理后得到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且符合GB 17820规定的气体。
[来源:GB/T 40506-2021,3.4]
1.1.1 生物质农业生产
生物质产品可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对于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沼肥、生物炭基肥等生物质固体肥料以及生物炭均可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1.1.2 生物质发电
1.1.2.1 分类
生物质资源可作为发电用燃料,通过燃烧反应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利用热能驱动汽轮机做功,进一步将其转化为电能。依据生物质发电技术路径的不同,生物质发电主要分为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混燃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
1.1.2.2 燃料
生物质直燃发电的主要燃料为农作物秸秆等农牧业生产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居民生活垃圾等生活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料,以及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产品。
生物质混燃发电的主要燃料为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相关主要原料以及煤炭。
生物质气化发电的主要原料为生物质燃气。
1.1.3 生物质供热
1.1.3.1 分类
生物质资源可作为供热用燃料,通过燃烧反应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热能。
依据生物质供热技术路径的不同,生物质供热主要分为生物质直燃供热、生物质混燃供热和生物质气化供热。
依据生物质供热规模的不同,生物质供热主要分为生物质区域集中供热和户用生物质供热。
1.1.3.2 燃料
生物质直燃供热、生物质混燃供热和生物质气化供热的主要燃料同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混燃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主要燃料。
1.1.4 生物质热电联产
1.1.4.1 分类
生物质资源可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反应将生物质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利用高品位热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同时,将高品位热能消耗后的低品位热能用于供热。
依据生物质热电联产技术路径的不同,生物质热电联产主要分为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生物质混燃热电联产和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
1.1.4.2 燃料
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生物质混燃热电联产和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的主要燃料同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混燃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主要燃料。
1.1.5 生物质交通运输
生物质产品可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用于驱动交通运输工具。
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质燃气等生物质产品均可作为生物质燃料应用于交通运输部门。
1.1.6 生物基材料应用
生物基材料指利用生物质为原料或(和)经由生物制造得到的材料,可作为石油基材料的替代品,用于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纤维、生物基橡胶以及生物基复合材料等生物基材料均可替代相应石油基材料的应用。
注: 生物基复合材料指至少一种成分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的复合材料。
1.1.7 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BECCS)减排
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过程。BECCS可用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对于创造负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落实气候变化目标进程等具有积极意义。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标准公告
  标准发布公告 2022/10/24 18:28:19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于2022/10/24 18:28:19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2/10/24 18:28: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