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自我承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T/CPCIF 0185—2022《车用柴油快速分析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 》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PCIF》制定。T/CPCIF 0185—2022《车用柴油快速分析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 》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022年03月24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2715X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行业管理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成果鉴定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傅向升 | ||
依托单位名称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十六号楼 | 邮编 : 100723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PCIF 0185—2022 | ||
中文标题 | 车用柴油快速分析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 | ||
英文标题 | Rapid analysis method of automobile diesel fuels—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75.160.20 液体燃料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E 31 | ||
国民经济分类 | C251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 ||
发布日期 | 2022年02月21日 | ||
实施日期 | 2022年05月20日 | ||
起草人 | 邹惠玲、范晓明、陆胜兰、胡晓青、张世元、石超会、刘红艳、陈新建、姜春阳、王学峰、夏攀登、郑金凤、杜伯会、滕江波、翟中华、仇士磊。 | ||
起草单位 |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济南弗莱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化工大学、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柏森化工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安特检测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分析车用柴油多环芳烃含量、凝点、冷滤点、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车用柴油质量指标的快速分析。 | ||
主要技术内容 | 利用含氢基团化学键的伸缩振动的倍频或合频,以透射或反射方式获取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光谱,通过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法等现代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车用柴油产品的近红外光谱与其质量指标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校正模型),从而实现利用光谱信息对待测样品多环芳烃含量、凝点、冷滤点、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的快速分析。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2/3/23 16:42:25 | ||
*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于2022/3/23 16:42:25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2/3/23 16:42: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