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自我承诺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发布的T/CAMETA 001068—2025《人形机器人机器脑云边端智能协同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AMETA》制定。T/CAMETA 001068—2025《人形机器人机器脑云边端智能协同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在自愿基础上作出本承诺,并对以上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2025年05月14日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084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展览展示、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王继宏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1号楼13层1318-1320 | 邮编 : 100055 |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AMETA 001068—2025 | ||
中文标题 | 人形机器人机器脑云边端智能协同技术规范 | ||
英文标题 | Humanoid robot machine brain cloud-edge-end intelligent collaboration profile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5.040.99 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49 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 | ||
发布日期 | 2025年05月08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8月08日 | ||
起草人 | 张伟男、王青春、杨丽华、李顺冲、赵起超、董辉、苗应亮、刘一帆、陈超洋、 宋博、陈一帆、韦明杰、王寄哲、刘宇飞、范军芳、陶永、蒋琛、王栋、熊蓉、梁斌、冯振宇、朱冬、 汤晓华、李珏、仇剑东、胡伟、李明洋、王清菊、蓝嘉豪、胡江涛、杨丹、孙智涌、成二康、李泳耀、 陈雯柏、齐海涛、孙治博、周忠祥、刘厚德、梁论飞、康鹏、叶凌伟、刘贵虎、蒋立正、李帅、刘明雷、 高艳、刘召艳、赵鹏程、赵艳萍、朱金光、赵文龙 | ||
起草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博而雅科技有限公司、节卡机器 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盛视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人形机器人(上海) 有限公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讯芯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中科汽车软 件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 技有限公司、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深圳市物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有限公司、 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北京信工智态科技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文件界定了云边端协同的人形机器人机器脑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云边端协同的人形机器人机器脑的系统架构、模块功能要求、云边端协同机制,适用于云边端协同的人形机器人机器脑的设计过程。 | ||
主要技术内容 |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人形机器人机器脑系统架构 4.1 基本要求 4.2 任务执行模块 4.3 信号接入模块 4.4 系统管理模块 4.5 云边端协同机制 5 人形机器人机器脑系统模块功能要求 5.1 任务执行模块功能要求 .. 5.2 信号接入模块功能要求 5.3 系统管理模块功能要求 6 人形机器人机器脑系统云边端协同机制 6.1 云边端计算任务划分 6.2 云边端数据存储划分 6.3 云边端通信方式 6.4 云边端通信内容 参考文献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标准公告 | |||
---|---|---|---|
标准发布公告 | 2025/5/14 15:27:31 | ||
*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于2025/5/14 15:27:31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最后修改时间:2025/5/14 15:27:31
评论